首页 > 数码科技 > 黑土地保护法8月1日正式施行——我国黑土地保护迈入新纪元_耕地中的大熊猫指的是哪里

黑土地保护法8月1日正式施行——我国黑土地保护迈入新纪元_耕地中的大熊猫指的是哪里

栏目:数码科技

作者:B姐

热度:0

时间:2024-02-13 18:38:23

黑土地的珍贵使其被比作“耕地中的大熊猫”,但更重要的原因则与黑土地的“亚健康状态”有关。“黑土地退化的特点是变‘薄’、变‘瘦’、变‘硬’了,面积也变‘少’了。”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关义新说,黑土地沙化、盐碱化、水土流失等趋势严重,已经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

2022年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以下简称“黑土地保护法”)正式施行。这是世界上唯一一部国家层面立法保护黑土地的法律。

“黑土地保护法表决通过,让我们从事黑土保护工作的科研工作者感到特别振奋。”黑龙江省黑土保护利用研究院院长刘杰表示,此前他曾多次参加立法征求意见的专题调研会议,但真正看到表决通过时,仍然非常激动。

在刘杰看来,这是一部“小快灵”专门保护黑土地的法律,可操作性强。“38条里不仅包括了立法目的、适用范围等一般性规定,还针对黑土资源调查和监测、科技支撑、数量保护措施、质量提升措施等方面作了规定。”

“内容很切实际,也比较全面。”黑土地保护法甫一出台,吉林省双辽市种粮大户张学武就认真研读了一遍,心中充满期待,“相信能提升大家对黑土地保护的重视程度。”但他也坦言,能否真正落实到位是农民更关心的事情,因为“这关系到我们能否端牢手中的饭碗”。

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迫在眉睫

“黑土地肥到家,捏把泥土冒油花,一两黑土二两油,插根筷子也发芽。”我国黑土地总面积109万平方千米,包括其在内的黑土区在全球仅有4块,占全球陆地面积不到7%,但黑土地却堪称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

“全国人民每3碗饭中就有1碗出自东北。”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所研究员隋跃宇说,我国东北黑土区涉及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部分地区,粮食的产量和调出量占全国总量的1/4和1/3,是我国粮食生产的“压舱石”和“稳压器”。

落叶、枯枝......经过年复一年的累积、沉淀逐渐形成黑土地。据隋跃宇介绍,黑土地之所以“黑”,就是因为覆盖着一层黑色或暗黑色的腐殖质,土质疏松,富含有机质,最宜耕作。有研究表明,形成1厘米厚度的黑土层需要数百年。

黑土地的珍贵使其被比作“耕地中的大熊猫”,但更重要的原因则与黑土地的“亚健康状态”有关。“黑土地退化的特点是变‘薄’、变‘瘦’、变‘硬’了,面积也变‘少’了。”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关义新说,黑土地沙化、盐碱化、水土流失等趋势严重,已经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

中国科学院发布的《东北黑土地白皮书(2020)》显示,近60年,东北黑土耕作层土壤有机质下降了三分之一,部分地区下降了50%。黑龙江省水保所的定位观测显示,坡耕地年土壤流失厚度为0.6至1厘米。

隋跃宇认为,黑土区土壤健康长期透支缘于个别地区的过度垦殖、重用轻养、大水大肥及农化用品的过量施用。关义新指出,农民靠田吃饭,追求高收益无可厚非,但若因此造成大量土地被破坏,其收益就是建立在对土地的抢夺式或者掠夺式利用上。

以收益较高的花生种植为例,春天干旱多大风,翻土会加剧土壤的丢失,而农民又必须通过翻土才能收获花生。据统计,一块种植花生的土地会由于春季风蚀损失5至10厘米表土层,若常年种植会对土壤产生极大损耗。

另一方面,盗挖、滥挖黑土,非法出售黑土等行为也是造成黑土地流失的一个原因。比如,东北某市就有9万多平方米的黑土地被非法开挖,已经形成一条黑色产业链,在电商平台上以每公斤0.5元到几元的价格公开出售,部分商家还美其名曰“大自然的搬运工”。

在这种情况下,加强法律规范和宣传教育显得非常必要。比如,黑土地保护法中特别指出,盗挖、滥挖黑土的,依照土地管理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从重处罚,明知是非法出售的黑土而购买的,没收非法购买的黑土,并处货值金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等。

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主任谢建华日前在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座谈会上强调,黑土地保护法“把黑土地保护、利用、治理、修复等活动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对黑土地资源实行全面保护、综合治理、系统修复的原则,为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这一宝贵的土地资源提供了法治保障”。

解决好“用”和“养”的问题

“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18%的人口,创造了世界的奇迹。”隋跃宇说,奇迹背后便是我国耕地无法实行免耕休耕的保护措施。因此,“黑土地保护的关键在于如何解决好‘用’和‘养’的问题。”关义新说。

20世纪60年代,黑龙江国营农场开始试验小麦免耕播种。关义新告诉记者,尽管我国一直不乏相关探索,但黑土地流失逐渐成为学界共识是在2000年以后,是保护性耕作真正吹响了黑土地“保卫战”的冲锋号。

保护性耕作技术发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是以秸秆覆盖、少耕免耕为主要特点的土壤保护与利用技术,能保持土壤水分、防治土壤风蚀水蚀、培育土壤肥力。

2002年起在我国正式立项推广,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黑土保护技术。

目前,东北已形成多种行之有效的保护性耕作模式,包括以秸秆覆盖、少耕免耕为特点的吉林“梨树模式”和以秸秆粉碎、深翻深埋为特点的黑龙江“海伦模式”。不过开始时并不顺利,直到2008年底,推广面积也只有4000多万亩,占北方旱作区的4%。隋跃宇认为,当时最大的困难之一就是改变当地农民的观念。

在东北松嫩平原腹地、寒地黑土核心区内,有着“中国黑土硒都”美誉的海伦市,于2018年被确定为实施黑土地保护利用整建制推进试点县。经过多年努力,其黑土地保护项目区的玉米每亩平均增产50公斤,大豆增产22.2公斤,水稻增产40公斤。

“最开始大伙儿都不懂为啥保护黑土地,想着保不保护不都还是黑土嘛。”海伦市六丰合杂粮种植合作社理事长李海兵说,起初项目区内的农户包括他自己都没多少保护黑土地的意识,让老一辈儿改变传统的种地理念并不容易。

李海兵提到,老一辈儿认为地翻得太深最后会地寒、产量会低,但是2020年台风来袭时,李海兵地里的玉米没倒,旁边其他农户的几乎全倒了,“没啥别的原因,就跟黑土地保护有关系!种植时我听了技术指导的话深翻、深松,还选育了优良品种、把根部往下扎得深。”

据李海兵介绍,凭借气温高等地利原因,吉林玉米的品质普遍被认为高于黑龙江玉米,一般来说,吉林玉米的收购价每吨会高出10元左右,但是他种的玉米不仅产量高,品质也好,是按照吉林玉米价格卖的。

“在农村种地看‘界壁儿’,就是说农民种地看邻居。”隋跃宇将李海兵这样的85后“新农人”称为“智慧农民”,认为他们有情怀、有热情、有方法,能快速接受新科技、新思想,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而事实也是如此。

“大伙儿开始时不认也是觉得费用高。比如正常整地的话,一亩也就是20元,但是秸秆还田的话一亩地成本可能就要40元。”李海兵说,他当年就增产增收了,和大家计算后发现,效益相对还是高的,“现在小农户还有些合作社也都在实施,反响挺好的。”

东北保护性耕作显成效

土地不会辜负人们的善意。张学武告诉记者,2010年以前,双辽市的黑土地色泽发白发黄,又干又硬,“一刮风土全起来了,10米以外的东西都看不见。”如今,当地的沙尘控制住了,如黑色天鹅绒般的黑土又回来了。

吉林省双辽市地处松辽平原与科尔沁草原接壤带,东西辽河汇流的辽河平原上,属于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区,80%的耕地面积是沙质土壤,每年都要刮好多场沙尘暴,致使播种难、出苗难。为此,双辽开始积极推广保护性耕作试验示范工作。

“种完以后我们成了各乡镇村的笑柄。”双辽市农机总站工程师吴冠军说,当地习惯把秸秆“搂两遍”然后聚堆焚烧,尽量清理干净,“每年春天或者秋天,到处是火点,烟雾缭绕。”而试验田里不清秸秆不起垄直接播种,农户根本不相信能长出庄稼。

“实践出真知,好技术不怕被质疑。”据吴冠军回忆,卧虎镇的张学文、张学武兄弟俩是首批采用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方法的种粮大户。当年干旱且风沙极大,有的农户地里的种子甚至都“吹”没了,“我们示范点因为有根茬和秸秆,土都没动”。

2008年,关义新带领团队研发的第一台国产免耕播种机问世。

2010年,双辽农机推广站利用吉林省示范项目购进8台康达免耕播种机。“这机器在秸秆地上,一次性就能完成开沟、施肥等全套作业,苗齐、苗全、苗还壮。”张学武说,每公顷投入减少近2000元,产量却能增加2000斤以上。

次年,不仅合作社抢先购买免耕播种机,连“散户”也开始购买,双辽当年便增加70台免耕机,2018年实现免耕率90%以上。目前,全市拥有免耕播种机的专业合作社共200余家,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全市每年节本增效可达3亿元。

“很多农民即使没有补贴也这么做,双辽已经从政策引导过渡为农民的自觉行为。”关义新感叹。吴冠军表示,以前村里牛羊数量稀少,而今畜牧业也起来了:秋收后,地表上一片片黄澄澄的秸秆,玉米地成为天然牧场,遍地都是牛羊。

“以前1公顷地平均要上1吨化肥,现在减少到0.8吨左右了。”吴冠军说,现在土壤有机质增加了,原来的盐碱地都成了良田,多年不见的蚯蚓也大量出现。“据我们统计,与十几年前相比,现在每公顷能增产50%以上。”

在黑龙江省富锦市东北水田农机专业合作社,种植户刘春也深有同感。他表示,随着政府不断出台相关扶持引导政策及大力宣传,自己从不理解逐渐成为黑土地保护的支持者、受益者。没想到几年下来,黑土地真的“变”了。

“过去抓一把土就结成一团,现在的土抓起来还是松散的。”刘春说,通过秸秆还田地更有“劲”了,过去一垧地需要1400多斤化肥,随着土地有机质含量的增多,化肥用量明显变少,平均减少了200斤左右。

黑土地保护法的正式施行对刘春而言意义重大:“保护黑土地人人有责,有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更觉得自己身上多了一分责任感。只有保护好这片土地,未来的日子才能越过越好。”

遍地开花 我国黑土地保护迈入新纪元

《东北黑土地保护规划纲要(2017—2030年)》《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年)》《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近年来,为切实做好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工作,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

同时,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为更好地落实国家黑土地保护政策,也先后出台《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条例》《黑龙江省黑土地保护利用条例》等地方法律法规和文件。近年在东北地区推广应用的“梨树模式”“龙江模式”等技术模式,均取得不错的成绩。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管理科科长孙国杰告诉记者,2015年,佳木斯市开始建立黑土地保护试点,截至今年已落实黑土地保护利用示范区面积540.1万亩。

同时推广应用了以水稻秸秆翻埋、旋耕、原茬搅浆为核心技术的黑土地保护“三江模式”,利用丰富的秸秆资源,培肥土壤,提高耕地质量。“2021年,全市农作物秸秆还田综合利用率达到95.17%,成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主推模式。”

据孙国杰介绍,在推广秸秆还田过程中,农业农村局还积极引进和研究了利用高效快速秸秆发酵剂,解决气温低影响秸秆腐烂问题,从而进一步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地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蓄水保肥能力。

在该模式的应用之下,佳木斯市试验示范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比2017年提高3%以上,旱田耕层厚度达到30厘米以上,水田耕层厚度达到20厘米以上,耕地质量平均比2017年提高0.5个等级以上。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

6月24日,在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上通过了黑土地保护法。“为今后依法加强黑土地保护利用指明了方向,充分彰显出我国对黑土地保护的坚定态度和决心。”隋跃宇说。

“我看到了黑土地越来越好的希望,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谈到黑土地保护法的出台,张亚菲难掩激动之情。作为和黑土地打交道多年的“土专家”,他认为这不仅对于黑土地保护,对于全国耕地保护同样具有重要的教育和借鉴意义。

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七星分公司,地处三江平原腹地,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身为该公司科技信息负责人,张亚菲及其团队一直在探索如何利用新技术用好养好黑土地,实现耕地保护与利用的良性循环。据悉,公司近年耕地质量平均提高0.1个等级,土壤有机质含量每年提升0.01个百分点。

“我们在应用全面积秸秆还田技术的基础上,探索了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旱田保护性耕作、绿色农药替代传统农药等技术。”张亚菲说,“水田秸秆当季腐解率可达30%-40%,旱田作物秸秆当季腐解率可达40%-45%。”

谢建华指出,下一步,东北4省(区)要落实好2022年度黑土地保护工程硬任务,保护性耕作覆盖1亿亩次,有机肥深翻还田2000万亩,并继续在东北典型黑土区83个县(市、区、旗)中选择40个以上开展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因地制宜、集中连片实施保护任务400万亩以上。

“希望各地各部门切实把黑土地保护法学好用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动员最广泛的力量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将法律条款落实到每一寸黑土地上,以夯实粮食稳产作为基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隋跃宇说。

我国黑土地分布在哪里

黑土地被广大群众学者称之为大自然给于人类的天然宝藏。其得天独厚的优势非常适合植物生长,肥力好,产量高。并且像东三省一样这么大的黑土区,全世界只有四处。论珍惜程度确实非常稀罕。

黑土地与其他地块相比,好在哪里

1.黑土中的有机质含量高。在我国目前都在3%-10%之间,如果是刚开垦出来的土地,有机质可能达到15%,但是其他土地,一般都在2%左右,黄土地只有寥寥的1%左右。

2.黑土的产量高。黑土地有世界粮仓的美誉,听上去有些夸大,但是它的确撑得起这份赞美,就加拿大来说,它的黑土面积只占了2%左右,主种小麦和油菜,但是它的小麦不仅可以自给自足,甚至还有余量出口国外,我国就从加拿大进口了很多小麦。再说俄罗斯,黑土面积大概7%,其中有不到一半是被开垦出来的,但是就是这部分黑土地,却占了俄罗斯粮食产量的一半以上!

3.黑土的营养结构更加全面。黑土中的炭是组成黑土的一个重要元素。它的孔隙可以聚集营养物质和有益微生物,达到保水保肥的效果;可以疏松土壤,使土壤松软透气,促进有益微生物生长,激发根系活力;可以吸附钝化重金属和农药残留,有效保护根系;平衡土壤酸碱度,改善土壤等作用。

黑土地损耗严重。

黑土地每年因各种原因被流失,据相关调查,由于垦殖指数高,黑土平均每年流失0.3-1cm厚的土层,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40年左右,黑土地将不复存在!失去了东北黑土地的这块天然宝藏,对于我们来说,将是巨大的损失和灾难。每自然生成1cm厚的黑土地将需要200年以上,而我们仅1年就要流失掉0.3-1cm,这巨大的比例反差,根本没有任何可比性,因此,更需要我们弹精力竭地保护黑土地尽可能少的受到伤害,。

同样是稀缺资源,同样是濒临灭绝,保护黑土地已经迫在眉睫,政府也颁发了各种保护政策和实施措施来延缓和减少黑土地的流失,“耕地中的大熊猫”这个名头,就这样诞生了。

黑土地作为珍贵的土地资源,是非常重要的保护对象,但是不仅仅是黑土地面临破坏,我国其他的耕地损坏的程度也不容乐观,连年的化肥使用量不减反增,化肥使用的多了,作物吸收的就多吗?是,也不是。用的多,就算吸收的比例一样,量上去了,吸收的自然就多了。但是浪费的也更多了。施用的化肥农作物通常只能吸收30%,其他都流失到土壤里,经过雨水等冲刷之后,会造成土壤盐碱化,土壤板结,肥力下降,肥力下降就会造成减产,农户们就加大化肥使用量,量越多,地越贫瘠,由此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目前严重到很多村庄里比较浅的井水,都不能喝了!浅层水质已经遭到了严重破坏。减肥减药是当务之急必须提上日程的工作!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和棘手,政府也开始政策性干预,下达指令,要求减肥减药,还要保证不减产,这可太难了。要想达到减肥减药不减产,唯有一条路可走,土壤改良!

亚马逊河流域由于气候等原因,土质高度贫瘠,土壤微红,是所谓的氧化土。但是他们那里却出现了小区域的黑土地。亚马逊黑土从何而来 通过学者对土壤调查分析后,发现其中土壤中的成分比较复杂,人粪、炭、农作物残留以及动物的骨头残渣等。其中炭是其最主要的成分之一。

我们根据多年的持续不断地研发以及和日本专家组的技术合作,推出了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这种方式来进行土壤改良,土壤改良的同时,还能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不仅改善了土壤,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还减少了秸秆焚烧带来了不良影响!可是,秸秆炭化还田究竟价值几何 可否真正解决土壤问题 请关注后续我们的土壤改良专题报道。

耕地中的什么保护好利用好是指永远造福人民

我国黑土地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明确黑土地是指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的相关区域范围内具有黑色或者暗黑色腐殖质表土层,性状好、肥力高的耕地。我国东北地区也是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主要分布在北纬45度线附近,涉及呼伦贝尔草原、大小兴安岭地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松辽平原部分地区和长白山地区。

黑土地需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地表植被死亡后经过长时间腐蚀形成腐殖质后,逐渐演化而成。从气候条件上看,东北雨热同期,植物在春夏生长茂盛,又在秋冬枯萎凋零,大量的枯枝落叶得以积累。

我国黑土地的面积:

黑土地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中国科学院发布的《东北黑土地白皮书(2020)》指出,我国东北黑土地总面积109万平方千米,其中典型黑土地耕地面积1853.33万公顷,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如果说黑土地是耕地中的‘大熊猫’,那么黑土层就相当于‘大熊猫’的心脏,土壤有机质则是‘大熊猫’的血液。”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韩晓增告诉《中国科学报》,“这些年来,由于重用轻养,我国东北黑土地正处于‘亚健康’的状态,急需好好调理身子。”

中国秋粮主产区

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是永远造福人民。

东北地区是世界黑土带之一,作为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肩负着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使之永远造福人民。

当前,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高度重视的问题。中国作为人口大国,粮食安全问题必须重视。

要认真总结和推广梨树模式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什么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

东北地区是我国秋粮主产区。

东北地区是我国秋粮的“主阵地”。其中黑龙江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的第一大省,粮食总产量、商品量、调出量三大指标位居全国首位。可以说全国人民每9碗饭,就有1碗来自黑龙江。黑土地是“耕地中的大熊猫”。

东北典型黑土区耕地面积约2.78亿亩,其中约1.56亿亩在黑龙江,占了东北黑土耕地面积的56%。为黑土地保护立法、加强黑土地监测、秸秆还田、建设高标准农田,黑龙江采取多种措施遏制黑土地退化势头,守好大粮仓“命脉”,近年来粮食产能稳中有升。

秋粮的重要性

秋粮是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重要来源。粮食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基本物质之一,而秋粮作为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品质。秋粮丰收意味着粮食供应充足,可以满足人们的日常饮食需求,确保人们身体健康。

秋粮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粮食产业是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而秋粮是粮食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丰收的秋粮可以为国家提供稳定的粮食供应,降低粮食进口压力,减少对外依赖。同时,粮食产业的发展还可以带动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繁荣,促进农村现代化进程。

要认真总结和推广梨树模式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使之永远造福人民。

1、梨树模式是一种有效的农业经营模式,旨在保护和合理利用黑土地这一重要的耕地资源。黑土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具有极高的农业生产价值和生态价值。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黑土地的可持续发展,使之永远造福人民。

2、我们要加强黑土地的保护工作。政府部门应制定严格的黑土地保护法规,限制非农用地对黑土地的侵占。同时,加大对违法占用黑土地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黑土地资源不受损失。此外,还要加强黑土地的水土保持工作,防止水土流失,保持土壤肥力。

3、我们要推广梨树模式,提高黑土地的利用效率。梨树模式是一种以梨树为主的高效农业经营模式,具有高产、节水、环保等优点。通过推广梨树模式,可以提高黑土地的产出效益,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梨树模式还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收入。

4、我们要加强科技创新,推动黑土地保护和利用的技术进步。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黑土地保护技术研究,开发适合黑土地特点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设备。通过科技创新,提高黑土地的保护和利用水平,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关于大熊猫的相关知识

1、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也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动物之一。它们通常生活在四川、甘肃和陕西等地的竹林中,以竹子为主要食物来源。

2、大熊猫的身体呈黑白两色,白色的脸庞和黑色的眼圈和耳朵非常可爱。它们的身长通常在1.2到1.9米之间,体重可达180公斤。大熊猫的毛皮又厚又密,可以抵御寒冷的气候。

3、大熊猫以竹子为主要食物,每天需要摄取大量的竹子,同时也会吃些其他的食物补充营养。大熊猫的消化系统能够有效地消化竹子,使其成为它们所需的主要能量来源。

4、大熊猫的生活习性也很特别,它们每天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觅食和进食。在竹林中,大熊猫会选择一个安全的地方作为栖息地,并在那里建立自己的巢穴。大熊猫的行为也很有趣,它们喜欢玩耍和攀爬。在野外,大熊猫是非常善于攀爬的动物,可以在树上或岩石上攀爬自如。

黑土地保护法8月1日正式施行——我国黑土地保护迈入新纪元_耕地中的大熊猫指的是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