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码科技 > 【语文教学】《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应该怎么教_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语文教学】《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应该怎么教_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栏目:数码科技

作者:B姐

热度:0

时间:2024-02-16 10:29:11

这节课,上演讲单元的第二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这是诺贝尔物理学奖美籍华裔丁肇中的一篇演讲词。这篇文章原来是放在九年级议论文单元,单元重点是“区分观点和材料,辨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对作者的论述做出判断。还要学习准确、严密、生动的论述语言。”

而现在,这篇文章放在了活动探究单元“演讲单元”。对演讲词的理解目标是“阅读演讲词,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把握演讲词的特点,在了解作者和演讲背景的基础上进行模拟演讲”,明显可以看出,同一篇文章,放在不同的地方,侧重点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所以,这篇文章,不能处理成议论文的教学,而是处理成演讲词的教学。

因此,我先设置一个情境:“这节课,我们的身份发生了变化,我们每个人都是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丁肇中先生,我们所处的环境也发生了变化,我们已经身处人民大会堂的颁奖典礼上。丁肇中教授作为特邀嘉宾要发表一次演讲,教授们,请开始您的演讲!”

情境的设置很有必要,学生立即状态发生了改变,庄重,严肃,不再是嘻嘻哈哈,读书也多了一份沉稳,少了一份随意。

然后,请两位同学到台前任选课文中的段落,到台前以丁教授的身份演讲。现场感变得很强,总体来说演讲的感觉找到了。

接着,我们探讨了两个问题:

1.丁肇中先生的这个演讲,是想表达一个什么观点?——传达观点

2.丁肇中先生的演讲是按照怎样的思路进行的?——印证观点

3.丁肇中先生的演讲词有没有达到他的目的?——认可、信服观点

我们又探讨了一些细节,比如开场白:表达感谢、写文初衷、引入话题。还有他举个人事例的好处。

用两节课的教学时间,完成这篇演讲词的教学任务。

不过,觉得只有笼统的讲述,没有语言的细品。我清晰地知道,品语言是我的弱项,但总也改不了,我没有办法让语文教学直抵语言核心。

即使也想去做,但感觉不自然,不深入,浅尝辄止。

怎么办呢?目前还没找到解决办法。

初二下《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实录

1不管研究科学,研究人文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

2.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3.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

.

研究科学,研究人文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

小学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三篇

初二下《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实录

课文分析

本文是作者一个报告文学的一部分,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 作者在开头就提出了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全文围绕这个论题展开论述。 .这篇文章包含了丁肇中先生对于自然科学的认识,对于中国传统教育的反思,以及对于中国教育更新观念、顺应国际潮流的企盼。应引导学生在这几方面获得启示,受到教益。

学情分析

初三的学生跟害怕大错问题。因此课堂教学中,我积极尝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帮助他们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并投入自己的情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小组合作,互相支持配合,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并在教学中创设研究情景,鼓励他们动手动脑,尝试独立创作,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

1. 找到并理解作者观点。

2.学习 摆事实、讲道理 的论证方法。

3. 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培养学生怀疑精神与探究意识。

4、本文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强调让学生养成动笔墨读书的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

1. 找到并理解作者观点。

2.学习 摆事实、讲道理 的论证方法。

3.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难点:学习 摆事实、讲道理 的论证方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听说过神农氏尝百草的故事 (学生回答) 神农氏跋山涉水,行遍三湘大地,亲自尝试百草,发现了能攻毒祛病的中药。那么大家又知不知道关于西红柿的故事呢 其实啊,试验的过程就是对事物进行探察的过程。就像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成语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除了那一份敢于冒险的勇气之外,是不是还告诉我们要通过对事物的探索来获取对事物的认识呢 这就是格物致知的精神。

2、 精读课文,质疑问难,讨论对话,分析文章

1) 阅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格物致知的具体含义

学生明确: 从探查物体而得到知识。 或者回答文章注解里的意思。

教师明确:回答很正确。《大学》里说: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格 就是推究, 格物 顾名思义,就是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 ,求得。 致知 ,求得知识。 致知在格物 ,就是知识的求得在于对事物的推究。

值得大家注意的是,这句话的出处《大学》并不是一本书,而是《礼记》当中的一篇文章。宋代朱熹抽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会同《论语》、《孟子》编在一起,就成了传统儒家极为推崇的经典 四书 。

2) 进一步了解格物致知,通过学生的探讨了解格物的具体途径

我们有句俗话说: 要知道梨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 那么对梨的认识就是通过亲口尝试得到的。古代的时候人们总以为天圆地方,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圆的,那么对地球形状的正确认识则是通过麦哲伦的这次实践之旅。

学生明确:主动实践或者说尝试

教师明确:对,所以说主动的实践是格物致知的一种具体的行为方式。

教师明确:老师就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知道了一个道理,就是要上好一节课是多么地难!

3) 理解在自然科学领域格物致知的途径

学生明确: 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儿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教师总结:所以啊,无怪乎中国的科学创造发明、科学研究的数量不及其他发达欧美国家了。

4) 分析传统教育对 格物致知 的曲解

这里面谈到了中国传统教育对 格物致知 的曲解,请大家找出这句话来。

学生明确: 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教师明确:回答得很正确。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是适应固定的社会制度。就像《大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目的`是,请大家一起回答。

学生明确: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教师解释:诚意就是诚实自己的意念,意念诚实了就能端正自己的内心,内心端正了就能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品德有了提高就能整顿好自己的家庭,从而达到治理好国家,这样才能达到儒家的真正目的 平天下。我们看到所谓诚意、正心、修身是不是都注重个人的内心或者说是个人的精神世界。

我们看看他是怎样格物的。请一个同学读第四自然段。

教师提问:同学们,王先生格物的方法对吗 (学生)它成功了吗 (学生)原因何在

学生明确: 把探察外界误以为探讨自己。

教师提问:对。那么作者在这里谈到阳明格竹的目的是什么呢

学生明确:真理不是内心领悟的。

教师提问:那真理是从哪里得到的呢

学生明确:对外界的探察。

谈到对外界的探察,我想到了这样一首诗。北宋诗人苏轼的曾就名僧惠崇之画作 鸭戏图 题了一首《惠崇春江晚景》,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大家知道哪句诗说明了正确的认识是来自对外界的探察吗

学生明确: 春江水暖鸭先知。

教师总结:大家都很聪明哈。诗的第二句说道,初春时节,那在岸边期待了整整一个冬季的鸭群早已按捺不住,抢着下水嬉戏了。 暖 是水的温度, 知 是鸭的知觉,所以春江的水暖是鸭子们自己探知来的。回到我们的王先生,大家现在应该很清楚他要格的是什么了吧

(学生)对象是找准了,但不是随随便便的就可以把竹子格清的,它还要讲究以各策略。那么作者认为的正确的格竹的方法是什么 竹子应该怎样格呢

学生明确: 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观察。

教师总结:回答得很正确。所以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对竹子进行实验,但实验不是随便进行的,我们大家看到课文,找出科学的实验究竟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学生明确:需要细致具体的计划;需要一个适当的目标。

教师总结:所以从这节课中我们知道了自然科学领域里需要实验精神,知道了中国学生大都缺乏这种精神,并且分析了致使这种精神缺乏的原因就是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那么作者认为的格物致知的精神真谛是什么呢 我们下节课揭晓。

板书: 亲身实践

探索事物(途径)

格物致知 实验 对外界的探察,积极有计划地探索

求得知识(目的)

第二课时

教学计划:

①理解本文运用的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②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③批判质疑,培养学生思辩精神

1、导语设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格物致知就是要探究事物获取真知,并知道亲身的实践是格物的一种具体方式,而且还了解到自然科学的格物致知是要通过亲身的实验,实验精神的缺乏是中国学生研究工作中存在的一个很大的缺口,这个缺口的造成很大程度是由于传统教育对实验的忽视,因此便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没有同学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已经明白了自然科学中格物致知的精神真谛呢

学生明确:要实验;对外界的探讨

第一, 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的客观探索

第二, 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 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其实,这就是丁肇中先生要告诉我们的道理。作者所说的格物致知其实就是要通过实验求取知识,他强调的是通过实践去格物,注重的是实践这一格物的具体途径。只有这样去探究事物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现在我们回顾全文,看作者是怎样步步紧逼,运用那些事例和道理来揭示格物致知的精神内涵的。

2)理解本文运用的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师图表明确:

列举事例 阐述道理 论述角度

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 格 竹子,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事例。 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反面事例

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正面事例(对比)

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策的事例。 中国学生偏向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反面事例

作者在美国大学念物理时,因事先没有准备,做研究发现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而恐慌的亲身经历。 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正面事例

可以看出作者选用的论证方法是:

学生明确:讲道理、摆事实。

教师提问:那么大家还知道哪些论证的方法吗

学生明确: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因果论证,它通过分析事理,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点。

引用论证: 道理论证 的一种,引用名家名言等作为论据,引经据典地分析问题、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师总结:所以作者就通过以上事例旗帜鲜明地指出知识的求得只能通过实地实验,不是自我检讨和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这里所说的清谈就是指不切实际的谈论。

3)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说到这里相信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文章论述的主旨及其论述的方法了吧!那么大家可不可以为全文列一个阅读提纲来说明作者的行文思路呢

教师明确:文章一开始并没有直接提出全文的论点,而是紧扣文题,先引用《大学》中的句子,扼要说明 格物致知 的意思,强调探察物体即实验在现代化学术中的重要性。然后从大处落笔向中心靠拢,先说明 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埋没了其真正意义 。接着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并对青年一代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同学们可以从中找出议论文的三要素吗

教师明确:论点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论证 通过对传统教育的分析和对实验精神的阐述论证自然科学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论据 就事以上我们找到的四个事例及其告诉我们的道理 。文章一开始就提出了在自然科学领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的问题,紧接着作者就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这个问题,即自然科学的学习中要重视格物致知的精神,最后作者提出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内涵,点出了我们在研究学术和应对世界环境的时候要靠实践发现真相,即做到真正的格物致知,解决了文章开篇提出的问题。全文线索清晰,脉络分明。

其实不知大家注意没有,近些年,我们国家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实验精神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比如说劳动技术课的开设,再比如说我们以前学习电脑都是从书上背下的操作理论,现在又能力的学校都增添了电脑上机课,同学们还可不可以谈谈自 己在这方面的具体体验啊

学生

5) 明确议论文的语言特色

我们回到课文,本文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所谓漫谈就是不拘形式地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观念。同学们能找出文中表明作者观念的语句吗

教师举例: 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

虽然作者在文章当中提出了许多观点,但都是围绕以各主题, 格物致知 。这就是漫谈式议论文的一个特点。所以说大家以后写议论文就要注意你可以做这样或者那样的解释证明,但不能脱离文章的中心。这篇文章的中心就是它的标题《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也是作者在文中确立的一个中心论点。所以说这是一篇立论性质的议论文。一篇成功的议论文不仅要有严密的逻辑性,就是它的论证过程要严密,它的语言也要求精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是论述严密的前提。我们看到文章的第十一自然段。你能找出作者措辞准确的地方来吗

学生明确: 往往 表示一般规律、通常情况,不排除特殊情况,如果去掉 往往 ,说话就绝对了。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一句中的 大都 。

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 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一句中 最 和 唯一 。

5)文章延伸、升华

我们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了解了 格物致知 精神,了解了真正的格物致知是要通过自己亲身的实地实验的,这种精神在自然科学的领域是极其重要的,那么同学们想想除了自然科学的领域还有哪些领域也需要我们 格物致知 的精神呢

教师举例:人文科学领域,比如说考古学。考古学家通过对出土古物认真细致的探察或发现了某种书籍,或了解到某种社会制度。比方说以前我们都说埃及的金字塔是外星人建造的,或者是法老王朝的奴隶建造的,但是考古学家们挖掘到胡夫金字塔旁边一个规模较大的集体住处,在这个住处中还发现了当时地位较高的官员,通过各方面的研究,他们发现金字塔的建造时当时的平民有组织的集体活动。如果不是考古学家们的积极探索,恐怕金字塔的修建过程现在对我们还是以个谜。

大家还可以举出其他的例子来吗

教师明确:大家不妨想想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你们的辛苦练习,怎么会有优美的舞姿呢 所以说啊,就是在大家的个人行动中,也时时刻刻表现着格物致知的精神。

同学们,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应有格物致知的观点,强调要通过实践获得认知,但是认知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大家可以举出例子来吗

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所以啊,同学们我们强调要动手操作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已有正确认知的获取。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人的一生都是不断摄取知识的过程,认知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在获取的时候多一份辨疑的态度,并且不能一味注重书本知识的摄取,还要自己动手去做,在实践中加深自己的认识,或者证实自己的疑问。

6) 批判质疑,培养学生思辩精神

作业设计

大家知道文章中说到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即中国传统教育不重视实验精神的培养。果真如此吗 如果不是,请大家举出例子,并写成一篇小的议论文。

教师提示:比如说,贺之章《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也是只有对春风的观察实践才能有这样的神来之笔的。

很多诗歌都是通过作者对客观生活的具体探察才有诸多的神来之笔。比如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比如苏东坡格山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孔子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都是对生活学习具体的探察才得到的真识。

板书设计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传统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

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分析问题:讲道理,摆事实)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揭示其真谛

(提出问题) 科学上要重视实验精神 (解决问题)

议论特色:逻辑严密,语言精准。

漫谈式议论。

多种议论方式结合。

课后记

本文就中国学生的现状,指出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和真正意义,对当今的中学生于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希望我们这一代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文章用举事例讲道理论证了中心论点。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教学建议

#课件#导语课件的选择要依据教学的内容、本人的教学风格、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而定,以达到课堂教学效果化为准。好的课件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课件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为授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下面就由为大家带来小学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欢迎各位参考借鉴!

篇一小学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

学习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的观点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学习重点

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学习难点

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学习过程

一、语文基础

二、整体感知

1、朗读全文,圈划文章的中心论点。

2、利用作者的观点说说为什么有的同学高分低能。

三、深入探究

1、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2、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四、当堂检测

1、解释下列句中的词语。

(1)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格物:

致知:

(2)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袖手旁观:

(3)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不知所措:

2、本文主要探讨的是什么问题?作者的结论是什么?

篇二小学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

教学目标

1、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文章主旨,以获得思想上的启迪。

2、学会区分观点和材料,并辨析二者之间的关系。

3、批判质疑,评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透彻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内涵及其在科学上的重要作用,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2、归纳文章的中心论点,学习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批判质疑,评读文章,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

教学设想

本文是对人类科学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所写,写作对象明确,意图清晰,针对性强。实为启迪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科学思想的绝好教材。因此,充分读懂原文,挖掘文章蕴涵的深刻的思想意义当为学习之重。同时,文章论述问题深刻,理论性强,运用批判阅读的方法和质疑、评判的态度对文章进行分析,能够逐步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和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本文论点突出,论述严密,事理充分,因此学习其写作手法,也能为学生阅读和写作同类文章奠定良好基础。

教学方法

发问与质疑式阅读。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美国《中学科学活动设计与示范》的作者乔治.C洛比尔曾在该书序言里说:科学上的失败只属于不愿再试一试的学生;又说:对于学生来说,科学应该是一种从无知到已知的再发现。学生不像海绵──他们不会自动吸收知识。他们是人,他们应该通过第一手的、自己动手操作的经验来学习。你认为这段话与科学家丁肇中先生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所倡导的观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找学生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并引例证明,从而归结引申到科学探索活动中实验精神的重要意义,从而导入课文的学习)

二、整体感知和把握课文内容

(研读课文,理清思路,整体把握)

问题:作者谈论的话题是什么 提出了怎样的观点 用什么方法加以证明的

(学生阅读课文,思考回答)

明确:

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标题)

论证:

1、提出论题:中国学生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第一自然段)。

2、举例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弊端是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2~5自然段)

3、理例结合,证明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精神。(6~12自然段)

4、强调我们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极其重要意义。(第13段)论证方法:讲道理、举事例

三、精读课文,质疑问难;讨论对话,评析文章

准备:课前预习给出下列三个问题:

1、怎样全面准确地理解作者的观点

2、怎样理解作者在文中所指出的中国传统教育和文化背景下格物致知精神的缺失

3、怎样理解作者衷心倡导的科学实验精神──即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深远意义

指导学生仔细透彻地研读课文,自行提出问题,多渠道查找资料,编写短文或发言提纲。可以以同观点小组结合的形式,合作写文。

参考提示:对下列每一个问题,你分别持什么态度 是全部赞成、部分赞成还是完全反对 可以用举事例或讲道理的方法来清楚地阐述见解,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A、关于作者的论点:对中国学生学习自然科学来说,格物致知的精神非常重要。

B、关于对中国传统教育理念的批判: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阳明格竹子的例子就是明证。

C、关于作者的论断: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课堂实施:

第一步骤:小组交流,选出见解最独到、观点最鲜明、表达最通畅的发言或文稿。

第二步骤:全班交流,相同观点的整合和不同观点的碰撞;鼓励求异思维,倡导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以及批判性的阅读。

(课堂讨论、交流,辨明道理,把握文章命意)

教师介入讨论及小结。

四、延伸拓展

1、再读课文,思考一下:培养格物致知精神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篇三小学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

教材分析

本文是作者一个报告文学的一部分,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作者在开头就提出了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全文围绕这个论题展开论述。这篇文章包含了丁肇中先生对于自然科学的认识,对于中国传统教育的反思,以及对于中国教育更新观念、顺应国际潮流的企盼。应引导学生在这几方面获得启示,受到教益。

学习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准备

收集作者生平介绍,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差异方面的资料;收集学生在其他课程或语文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便于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进行讨论。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课文

我曾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二、预习展示

1、作者简介。

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1936年生于密执安州的安阿伯。

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

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现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2、重点词语

(1)生字:肇(zhào)埋没(m)彷徨(pánghuǎng)。

(2)理解词义。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格,探究、穷尽。

致知:致,推及;知,认识。就是使心中已知之“理”,推开拓展,使认识达到无所不知的极限。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寸;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诚意:使自己的意念真减,思想纯正,不欺骗自己。

正心:即心要端正。

齐家:即把自己的家族整顿好。

袖手旁观:比喻置于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三、整体感知学生在课本上画出关键句

默读全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完成课后练习一。

借此题理清本文的思路及作者提出的论点。

四、精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出示问题,小组讨论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前后座四人一组讨论交流.然后各组选一名代表作总结发言。全班交流。

明确: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五、延伸拓展

你在探索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经历吗?说出来与同学交流。

举例:雪融化后是水、钟表的工作原理……

六、课堂总结学生浅谈收获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贯穿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关键是看我们每个人的头脑中究竟真正有没有探索、实践、创新的精神。只有有了这些精神,我们的生活才是多彩的,我们的思维才是开阔的。

布置作业

自拟题目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读后感。

板书设计

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设计思路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各段段意

一、不妨在以下两方面引导学生确立课文的学习重点:一是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及其在科学上的重要作用;二是归纳课文的中心论点,学习课文的论证方法。当然,允许学生根据本人情况另外确立学习重点。

二、引导学生熟读课文,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篇章结构。注意提醒学生,一定要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阅读课文。可以组织一些讨论,下列问题可供选用: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2.作者所说的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3.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4.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怎样培养“格物致知精神”?

三、这篇文章包含了丁肇中先生对于自然科学的认识,对于中国传统教育的反思,以及对于中国教育更新理念、顺应国际潮流的企盼。应引导学生在这几方面获得启示,受到教益。

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即实验)。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11~12段):指出中国学生偏于理论,轻视实验,偏于抽象思维,不爱动手的弱点,恰恰缺少实验精神,并举“我”的例子加以证明。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强调格物致知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青年学生提出希望。

这篇文章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的经验教训,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精辟地阐明了中国学生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的问题。高屋建瓴,一针见血,语重心长,对我国学生不啻是当头棒喝,每个人都由此终身受益。

扩展资料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节选自丁肇中的一份报告,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文章的结构层次是常见的议论文模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思路清晰,逻辑缜密。

作者开门见山提出了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全文就是围绕着这个论题进行论述的。作者在文章第二自然段阐明自己的观点,学习自然科学应该要有格物致知精神(即实验),因此如何“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及其在科学上的重要作用”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我在安排教学环节时设计了“揭示题意(释题)”,旨在让学生理解格物致知在文中的真正含义。因为我认为儒家所说的“格物致知”是虚的,它主要是指精神方面,适用于社会科学研究,因为万物可给人以启迪,可陶冶人的情操。

而丁教授所赋予的“格物致知”的新的含义,它是实的,主要是指科学实验,指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从而让学生初步明确了格物致知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作用。

【语文教学】《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应该怎么教_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