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码科技 >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翻译_日炎荔枝三百颗的意思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翻译_日炎荔枝三百颗的意思

栏目:数码科技

作者:B姐

热度:0

时间:2024-02-16 10:37:41

翻译: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该句出自北宋文学家苏轼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惠州一绝》。苏东坡于宋哲宗绍圣元年被人告以“讥斥先朝”的罪名被贬岭南,于是,东坡先生流连风景,体察风物,对岭南产生了深深的热爱之情,连在岭南地区极为平常的荔枝都爱得那样执着。

《惠州一绝》原文

惠州一绝

宋·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惠州一绝》翻译

罗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枇杷和杨梅天天都有新鲜的,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

《惠州一绝》注释

①罗浮山:在广东博罗、增城、龙门三县交界处,长达百余公里,峰峦四百多,风景秀丽,为岭南名山。

②卢橘:橘的一种,因其色黑,故名(卢:黑色)。但在东坡诗中指枇杷。

③岭南:古代被称为南蛮之地,中原人士闻之生畏,不愿到广东来。

《惠州一绝》赏析

岭南两广一带在宋时为蛮荒之地,罪臣多被流放至此。迁客逐臣到这里,往往颇多哀怨嗟叹之辞,而东坡则不然,他在这首七绝中表现出他素有的乐观旷达、随遇而安的精神风貌,同时还表达了他对岭南风物的热爱之情。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二句最为脍炙人口,解诗者多以为东坡先生在此赞美岭南风物,从而抒发对岭南的留恋之情,其实这是东坡先生满腹苦水唱成了甜甜的赞歌。

《惠州一绝》创作背景

此诗于绍圣三年(1096)诗人作于惠州。

《惠州一绝》作者介绍

苏轼,北宋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长子。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累除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颖州等。元丰三年(1080年)以谤新法贬谪黄州。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宋徽宗立,赦还。卒于常州。追谥文忠。

博学多才,善文,工诗词,书画俱佳。于词“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题材丰富,意境开阔,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来“词为艳科”的传统樊篱,以诗为词,开创豪放清旷一派,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有《东坡七集》《东坡词》《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是什么意思

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

正确写法: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出自:宋代苏轼的《惠州一绝》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翻译:罗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枇杷和黄梅天天都有新鲜的。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长子。

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累除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颖州等。元丰三年(1080年)以谤新法贬谪黄州。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宋徽宗立,赦还。卒于常州。追谥文忠。

博学多才,善文,工诗词,书画俱佳。于词“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题材丰富,意境开阔,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来“词为艳科”的传统樊篱,以诗为词,开创豪放清旷一派,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有《东坡七集》《东坡词》《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全诗。 是 什么诗义 是 什么

这句话出自唐代文学家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它的意思是:每天吃300颗荔枝,也不嫌弃长期生活在岭南地区。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岭南地区荔枝的喜爱和对当地生活的满足。岭南是指中国南方的广东、广西等地区,这里的气候适宜荔枝生长,因此荔枝在岭南地区非常常见。作者用这句话来表达自己对荔枝的喜爱,并且愿意长期生活在这个地方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是什么意思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出自哪里

苏轼《惠州一绝》。原诗是: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黄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意思是:每天吃上荔枝三百颗,情愿长期做岭南人,原本说岭南的荔枝甘美,传达出人们喜爱之情。

1、意思是: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作岭南的人。

2、出自北宋诗人苏轼的《食荔枝》。

3、全诗: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4、译文:罗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琵琶和黄梅天天都有新鲜的,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作岭南的人。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翻译_日炎荔枝三百颗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