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码科技 > 高考填报志愿时应注意什么?_高考填志愿主要看什么

高考填报志愿时应注意什么?_高考填志愿主要看什么

栏目:数码科技

作者:B姐

热度:0

时间:2024-02-19 09:53:48

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因素: 1.准确掌握各种高考信息 充分了解高考政策、掌握相关信息,是能否进行科学填报高考志愿的关键因素和先决条件。事实上,历年来出现的许多考生志愿填报失误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考生对有关高考的各种资讯忽视或把握得不够准确。因此考生要及时了解今年我省招生政策规定、全省报考人数、招生院校、招生计划等,尤其应该充分地掌握希望报考院校3年来的录取信息和变动情况。 高中生的社会经验有限、再加上平时的精力主要集中在复习备考上,因此,在填报志愿前应该主动拓宽了解高考有关资讯的信息渠道。考生可以多上网浏览相关信息,多与自己的班主任加强沟通,通常来说,这些老师不仅掌握的招生录取资讯较为丰富、全面,而且能够提出比较符合自己条件的报考建议。 2.要充分考虑个人兴趣及自身条件 填报高考志愿,就是在规划自己今后的人生道路,比如性格内向的人报考市场营销等专业就不太合适。我建议考生一般不要填报自己不感兴趣的或能力倾向不宜从事的专业。另外,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前必须对自身条件具有比较清醒、客观的认识,因为身体条件会使报考专业受限,对因身体条件学校不予录取的专业,或者考生不宜选报、不宜就读的专业,建议考生最好不要填报,在选择院校地区时应充分考虑到今后能否适应当地的生活习惯、适应能力如何等因素。 此外,家庭经济承受能力也是填报志愿时应该考虑的因素,考生要了解学校和专业的收费标准,独立学院按办学成本收费,家境较困难的考生应慎重选报,相对来讲,报考免费师范生则是不错的选择。 3.冷静分析 避免志愿扎堆 年情况看,有些院校填报考生较多,出现了志愿扎堆。志愿扎堆的院校调档线就会较高,考生容易落选。因此考生填报志愿不要过分集中,切不可将眼光只盯住大城市或热门专业。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当今热门的专业,比如金融、贸易、机械、物流等专业,四年之后很难说仍旧热门,而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专业才是最关键的。 报考志愿时还要注意“大小年”,比如去年录取线较高的院校,今年考生也许“敬而远之”,而去年录取线低的院校,又会形成“扎堆”,这就需要考生冷静分析,最好掌握院校连续几年的录取情况。 4.拉开档次,形成分数梯度 愿要注意拉开档次,形成分数梯度。按照经验,第一志愿填报过高,二志愿没有梯度,这类落选考生占全部落选考生中的比例最大。因此考生报考的各个志愿院校最好呈阶梯型,而且不仅要拉开院校与院校之间的档次,还要拉开专业与专业之间的档次。实力强的高分考生,也不能全报热门专业。报考要适当留有余地,学会自寻保底。 据资料统计,一般院校招生第一志愿可以满足70%,第二志愿的余地仅为30%,如果档次拉不开,第二、三志愿形同虚设。比如,假设超过重点线30分第一志愿报考山东大学较有把握的话,若第二志愿报考山东大学的话,分数则要求更高。 另外是否服从调配,是考生要考虑的又一问题。服从调配虽能保底,增大录取机会,但也是把“双刃剑”,如调配到考生不满意的专业,就只能将就,考生应该谨慎考虑。 5.重视第二志6、正确定位,清楚自己的成绩在整体中的排位。首行要对自己所在的中学进行定位,分析自己所在中学在以往的高考中的录取率、进本科和重点大学的人数和比例,自己在学校里所处的位置;其次参考你喜欢的高校历年来的录取分数线、专业线是多少,从中排序。通过定位和排序,从而较准确地估计自己的实力能进哪类高校。

7、要考虑填报志愿的形式。目前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采取的填报志愿的形式有三种:第一种是考前填报志愿,这种形式的优点是,考生填报志愿时能根据自己平时的成绩和水平确定自己的上学目标,最体现自己的意愿和志向,缺点是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实力,导致填报志愿时过高或过低;第二种是高考后公布成绩前填报志愿,即估分填志愿。这虽然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考前填报的盲目性,但做到正确估分仍很困难。一般估分情况是:成绩较好的学生偏保守,分数较低的偏高;女生保守,男生编高;内向型学生保守,外向型学生偏高,这是一般情况,考生可以在使用时参考。第三种是公布成绩后填报志愿,这时已经基本知道了自己的排序,就要注意高校历年(而不是一年)的录取分数线、招生人数多少、专业的冷热程度以及报名是否踊跃等情况。

8、注意不要填报自己身体条件受限的专业。身体条件是除高考成绩以外能否录取的硬性条件。许多专业对考生的身体条件是有限制的,如色盲不能报考生化、美术类等专业,表面抗原阳性的不能报考食品类专业,还有的专业对身高、耳鼻、四肢等有限制,填报志愿时一定要仔细阅读国家体检标准和各高校的有关规定,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9、注意高校录取大小年的问题。高校录取大小年是指高校在某省这一年录取时分数比较高,下一年录取时分数下降,彼此重复和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考生在分析上一年各高校录取分数线时,因不敢填报高分高校,涌向低分高校,使得上一年高分的学校分数线下降,而低分高校因填报人多而分数线飙升。因此在参考有关录取资料时,一定要只看上一年的情况,参考几年的情况、尤其参考相同填报志愿方式的有关资料会更有价值。

10、重视第一志愿的填报。因为目前大部分高校招生的方式是将第一志愿的考生按规定比例(如1:

1. 2)进行筛选、录取,如果第一志愿不足,再依次组织第二、第三志愿调配的考生档案。这就是说在同一批次中有上百所学校同时进行录取,如果第一志愿落选,在档案转给第二志愿或其他学校时,同批次其他学校有可能第一志愿已经录取满额,造成我们常说的“高分落选”。据浙江省招生办统计,这几年重点高校按第一志愿录取的考生占该批次录取数的比例在90%以上,一些著名的高校达100%。这意味着当第一志愿未被录取时,你失去了90%以上的机会。 11、梯度很重要。重视第一志愿,并不意味着对其他志愿可以随意填写。虽然第一志愿的录取率很高,但由于各学校之间的不平衡或受考生填报时形成的大小年的影响,有的学校会出现缺口较大的情况,这些学校的录取分数线总体比第一志愿的学校要低,所以考生填报时,第二志愿的学校一定要比第一志愿的学校有梯度,第三志愿的学校又要有所降低,以增加录取的概率。 同理,在专业的排列上,也应有一定的梯度。如渐江大学专业志愿录取采取的是分数级差方式,如果你填的几个志愿都是热门专业,就非常可能影响到录取。

高考志愿填报必备的常识有哪些?

志愿填报时,首先应该认真了解新高考招生录取的相关办法和规定,知晓自己所在类别的志愿设置和相应投档录取规则。然后,应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基本的考虑包括:

(1)成绩的高低。这是考生填报志愿的基础因素,直接决定了可选择的院校的层次和专业去向。包括总分、位次、单科成绩等。

(2)院校综合情况。院校是考生选择志愿的重要因素,将决定与哪些人在一起学习、到哪里去学习、学些什么。考生在选择时,既要看院校的历史、地域,也要看院校综合办学实力。

(3)专业和就业。专业是考生志愿选择的核心因素,关系到大学学习的兴趣和职业趋向。重点大学有优势专业,普通院校也有特色专业,是院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不能简单一概而论。

考生应该根据自身爱好、个性特长及院校选考科目范围进行专业选择。专业选择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有关,有的专业报考时很热门,但到就业时却成了冷门,需要考生理性判断。

(4)身体等条件。专业与身体状况有关联,有的专业受视力、色觉、器质性健康状况的限制;部分院校按专业学习要求,会对单科成绩和外语口语等方面提出规定;独立学院、民办院校和中外合作专业收费较高,其志愿选报还应考虑家庭经济状况。

#高考#导语高考志愿填报必备的常识有哪些?报志愿时,很多考生和家长都比较迷茫,想知道高考志愿填报必备的常识有哪些?下面是由 无 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以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问:高考志愿填报必备的常识有哪些?

答:

1、高等院校分类

普通高校的分类是招生录取中批次划分的参考依据之一,也是考生填报志愿所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按办学层次划分:可分为本科院校和高职(专科)院校等。

按办学体制划分:可分为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新体制独立学院)。

按隶属关系划分:可分为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央其它部门所属高校、省(区、市)所属高校以及行业所属高校等。

按办学水平划分:可分为“985工程”大学、“211工程”大学等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和一般大学。

2、211高校和985高校

“211工程”高校:

按照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要求,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目前全国有112所高校是国家“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高校:

教育部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部分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简称“985工程”。教育部自1999年起分别与部分省、市地方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将39所国内一流的知名高校列入“985工程”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名单,由国家、地方以及相关部委共同出资建设。

3、公办大学、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

列入招生计划的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独立学院都必须是经国家批准或备案的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学校。

公办大学:

由国家举办的学校。

民办高校:

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面向社会举办高等学校。

独立学院:

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属民办性质。

注意: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民办学校的学生与公办学校学生的待遇是一样的,但一般学费高于公办学校。

4、招生计划

考生在填报志愿的过程中,首先要了解各个高校的招生计划,根据招生计划来填报自己的志愿。高校在每年填报志愿前都要制定并向社会公布本校的分省招生计划,招生计划中包括计划的类型,比如:定向与非定向;学校的办学层次,比如:本科、专科(高职)等;专业的科类,比如:理工类、文史类等;学制,即在校学习的年限;以及各专业的招生人数、收费标准等。

5、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

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是由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全省考生高考成绩水平和招生计划,按一定的比例确定的投档新生的各批次、各科类最低成绩标准。招生院校只能在本院校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录取考生,只有高考特征成绩达到或超过批次线的考生(通常称“上线考生”)档案,才有可能被投档到高校,由高校选择录取。由于重点高校都安排在本科第一批次,因此本科第一批次的控制分数线又被称为“重点线”和“国本线”。相应地,本科第二批控制分数线又被称为“省本线”和“本科线”。

6、院校调档分数线

院校调档分数线又称调档线,是指以招生院校为单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类(如文科或理科)招生计划数的一定比例(1:1.2以内),在对第一志愿投档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调档最低成绩标准。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调档分数线。省招办在投档过程中,将填报了该校志愿且成绩在批次线上的考生档案,按特征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按院校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进行投档,自然形成调档分数线。

通常情况下,许多院校调档分数线往往高于批次线,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院校,其院校调档分数线等于批次线。一个考生在升学志愿中选报了某高校,能不能被录取,首先取决于他的成绩是否达到了这所学校的调档线。只有进入调档线的考生才有资格被录取,但进入调档线的考生不等于一定被录取。这是因为现行的招生规定赋予了高校择优选择的权利,所以各高校的调档线是按照多于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划定的。

7、院校最低录取分

由于院校在提档过程中是按照招生计划数的一定比例(一般在1:1.2以内)提档,因此,在生源充足的情况下,必然会有考生因为各种原因不能被录取,那么被录取考生的最低的分数即为最低录取分。一般这个最低录取分都是大于或等于院校提档分数线,但有时自主招生、定向就业生、少数民族预科等特殊类型招生由于招生政策所致,会使院校的最低录取分下降。对此应区别对待。

8、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是指高考招生同一类别、同一投档段次中若干具有相对平行关系的志愿。平行志愿投档原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先从分考生开始,依次检索和投档,当轮到检索某一考生时,遵循该考生所填报的志愿顺序检索,当符合投档条件时即被投档。

9、顺序志愿

顺序志愿是指在同一个录取批次设置的多个院校志愿有先后顺序,如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等,每个志愿只包括一所院校。顺序志愿的投档原则是“志愿优先”,考生的高考志愿是投档的第一要素。投档时,对选报同一志愿院校的考生按院校确定的录取原则、调档比例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投档,也就是说每所院校各排各的队。

10、专业级差

所谓“专业级差”是院校在安排考生专业时,按招生章程中公布的一个或几个分数值,来确定选报不同专业志愿考生的录取专业,这种分数值就是“专业级差”。也就是院校在录取考生第一专业志愿和非第一专业志愿时的分数差额,各专业志愿间级差分数,如3分、2分、1分等。例如,某高校对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级差分为“3、1、0、0”。也就是说,该校第一、二专业志愿之间分数级差为3分,第二、三专业志愿间级差为1分,其余专业志愿之间级差为0分。

11、按大类招生

按大类招生是近年来一些高校采取的新的人才选拔模式。在这种招生方式下,高校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专业合并,按一个大类招生。通过该方式录取的学生在本科阶段先统一学习基础课,一段时间后再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学校的专业设置情况,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最终确定所学专业。考生在报考按大类招生的专业时,要了解大类中都包含哪些专业(方向)。

12、“双一流”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这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公布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共137所,其中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A类36所,B类6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双一流”建设学科共450余个。

13、“三大专项计划”

根据教育部政策,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计划统称为“专项计划”,包括三个: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简称为“国家专项计划”;地方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简称“地方专项计划”;农村学生单独招生计划简称为“高校专项计划”。国家专项计划定向招收贫困地区学生。地方专项计划定向招收各省(区、市)实施区域的农村学生。高校专项计划定向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

14、高校招生章程

高校招生章程是高等学校依据我国相关教育法规和教育部要求制订的,是高校开展招生工作的重要依据。教育部明确规定,招生章程是高校向社会公布有关招生信息的必要形式,其内容必须合法、真实、准确、表述规范。高校的招生章程经主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和招生政策规定进行审核备案后方能向社会公布,不得擅自更改。学校法定代表人应对学校招生章程及有关宣传材料的真实性负责。高校依据招生章程开展招生工作。

15、模拟投档线

模拟投档也称预投档,指每批次正式投档之前,各省级招生机构会多次按院校提交的投档比例进行的投档预演,模拟投档产生模拟投档线。在模拟投档过程中,省级招生机构和高校之间传递的只是信息数据,考生档案不动。高校会根据模拟的信息数据,包括服从调剂、专业志愿填报等情况,结合学校的预留计划确定是否增加计划及调整投档比例。模拟投档线一般不公布。

2021年高考志愿该怎么报?

1.选择学校和专业:结合兴趣爱好和职业规划

不管是新高考还是传统高考,对于所有考生来说,在选择学校和专业上,该如何考虑?

“高考志愿填报要基于对一定时期的人生规划作出选择,首先需要明确个人兴趣爱好,提早规划职业生涯。”孙俊华说。匹配自己兴趣、分数条件和家庭条件的学校和专业是解。

目前,一些网站和软件推出了考生性格和兴趣测试,以便推荐专业和职业规划。但是,孙俊华提醒考生,对于通过性格测试推荐专业等网络服务,需要慎重对待。“考生的兴趣还处于发展的过程中,测试结果对于未来的参考性如何,有待商榷”。

“考了什么样的分数,在省内排名有多高,能读什么样的学校、专业,基本与多年来该位次考生的整体录取情况相一致。”胡向东提醒考生和家长,“不要听信商业机构的宣传,通过他们所谓的指导,占到便宜。”

2.填报高考志愿时,还需注意哪些问题

“在了解目标院校的具体情况方面,要用好《招生章程》和学校《报考指南》这两个重要文件依据。”辛向仁提醒考生,学校的这些材料中通常涵盖学校层次、专业设置,今年招生计划、招生专业等情况,“有无专业级差、调剂政策、有无单科要求、身体状况等方面的要求,也值得注意。”

高考填报志愿时应注意什么?_高考填志愿主要看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