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码科技 >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为什么能够成功呢?_宋太祖为何杯酒释兵权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为什么能够成功呢?_宋太祖为何杯酒释兵权

栏目:数码科技

作者:B姐

热度:0

时间:2024-02-19 10:07:52

确实,当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的皇帝,为削弱节度使的权利不可谓不想方设法,却都没成功,而宋太祖赵匡胤仅用“一杯酒”就成功了,这是为什么呢?要考量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为什么能够成功,首先得了解赵匡胤这个“杯”子里到底装的是什么“酒”,是兔死狗烹的“毒酒”,还是香醇可口的“佳醪”?

赵匡胤自己就是通过兵变夺取的政权,所以,他对军人掌权过大有着深深的忌惮,尤其是他上位之初,就暴发了李筠和李重进等两位节度使的叛乱,更加深了他对这个问题的忧虑,也更增加了他对这个问题的重视。如何让自己的位子更加稳妥牢靠,如何消除五代以来不停重复上演的兵变,这是他上位后要做的头等大事。

凡有大事,赵匡胤就会想到赵普。所以,961年,也就是赵匡胤登上皇位的第二年,七月的一天,他专门找来赵普,问他唐末以来,五十年间换了八姓十二个皇帝,如今我得天下,如何长久?赵普提出的对策是:“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于是,赵匡胤依计而行。

赵匡胤的“释兵权”其实是分步实施的。他先从比较疏远的将领开始,如张光翰、赵彦徽、慕容延钊、韩令坤,这四人既不是他的义社兄弟,也不是跟随他时间很长的,甚至私交也不很深厚。因此,对于他们,手段相对简单一点,但虽说简单,不过也没有亏待他们,先是,张光翰、赵彦徽分别罢去侍卫亲军司马军和步军都指挥使职务。接着,免去了慕容延钊的殿前司都点检一职,随后免去韩令坤罢侍卫亲军都指挥使职务。对这些人,都作了较好安排,一律到各地任节度使,加使相头衔,给予极高的礼遇。

对于他那些义社兄弟,赵匡胤的手段柔和一些。

961年秋的某日,赵匡胤叫来石守信、王审琦等义社兄弟和开国功臣,大家一起喝酒。喝着喝着,赵匡胤忽然不乐起来,大家问何故,赵匡胤说,假如不是你们出力,我怎么会有今天,你们的功劳,我当铭记。只是如今做了皇帝,却老是睡不好觉。大家又问何故。他说,这原因,你们自然知晓,做皇帝威风八面,谁不想做?大家吓得立马跪倒,当面表达忠心。赵匡胤接着说,你们忠心耿耿,我不怀疑,但如果你们的下属贪图荣贵,到时候将黄袍披到你们身上,那时就由不得你们了。

这下可把大将们吓死了,赵匡胤话里有话,明显有猜忌,一旦皇帝开始猜忌,那说莫说荣华富贵,就是卿卿性命也难保。因此,他们磕头如捣蒜,请皇帝指明出路。赵匡胤见时机成熟,就直接说,人生短暂,有功劳不如有富贵,你们何不解去兵权,置产立业,为子孙谋福,又多买歌儿舞女,安心享受,这样,你们快乐,我也安心。

于是,石守信、王审琦等大将第二天就上书称病,请求解去兵权。赵匡胤立即同意他们的请求,同时,赏赐他们大量珠玉钱财,授他们节度使官衔,又与他们结为亲家,把长女嫁王审琦的儿子,次女嫁石守信的儿子,安排弟弟赵廷美娶张令铎的女儿。这就是 “杯酒释兵权”。

赵匡胤之所以在“杯酒释兵权”上顺利,成功解除政权威胁,主要原因是,他没有给大将们取命的“毒酒”,而是给了他们香醇的“美酒”,所以释兵权释得平安无事,皆大欢喜,这充分显示了赵匡胤在政治上杰出的御人之术。

为什么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能够成功?

宋太祖赵匡胤从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到最终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王朝,成为了中国历史上重要的英雄人物。今天咱们主要探讨一下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能够做到杯酒释兵权。历史上厉害的皇帝很多,有手段的皇帝也很多,为什么只有宋太祖能够用不流血的方式来解决这个历史难题?思考了一下,觉得有以下四方面原因。

第一,宋太祖的权威。太祖少年习武,彪悍勇猛,以武将起家,手下这些部将虽然南征北战,但大多都在赵匡胤的指挥下进行。因此心中都很敬畏赵匡胤。史料记载,建隆元年(960)4月,太祖御驾亲征,并派石守信、高怀德等分路出击,到6月,把李筠之乱镇压下去,北汉也闻而退兵。不久太祖再次亲征,10月份大败李重进。通过这两次平叛后,后周势力已基本消除匿迹。正是这种上级在下级心里面树立的威信,让这些武将心里不敢有多余的想法。

第二,使用策略得当。陈桥兵变的时候宋太祖就明白,这些将领拥护自己无非就是想要更多的财富和地位。因此他对于这些将领,在兵权收回后都是安排他们到地方上面去做职高钱多的闲差,并且赏赐了大量的金银珠宝。这些将领和之前藩镇割据唯一的区别就是没有兵权。例如大将石守信,后人对他描述是“累任节镇,专务聚敛,积财钜万。尤信奉释氏,在西京建崇德寺,募民辇瓦木,驱迫甚急,而佣直不给,人多苦之”。

第三,政治局势。在当时五代十国历史环境下,兵变非常之多。赵匡胤自己就是靠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坐上的皇帝。因此他这么做也是一种自保,不得不这么做,这跟后面历史上明成祖朱棣用尽一生来证明自己政权合法性是一样的道理。退一步来说,赵匡胤这么做,其实比某些皇帝仁慈多了。

第四历史大势。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当时国家环境已经基本实现统一,全国百姓经过那么长时间的战乱,都期盼稳定和平,过上自己的小日子。如果有哪个武将叛乱的话,必然是会遭到全国百姓的一致讨伐。两条路摆在自己面前,一条是荣华富贵,一条是没有结果。相信正常人都只会做出这种选择。

最后想说一句,一将功成万骨枯。宋太祖的这一项措施也让他成为了温和派君主的典范。狡兔死走狗烹,自古患难容易,想同享福难。历史上能够做到宋太祖这个份上的人也几乎都没有。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厉害的皇帝很多,有手段的皇帝也很多,为什么只有宋太祖能够用不流血的方式来解决这个历史难题。因为其他的都流血啦。可悲可叹啊。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为何位高权重的帝王也要如此呢?

因为在宋高祖称帝之前,国家就已经是一个藩镇割据的局面,而赵匡胤自己就是被部下所捧起来做了皇帝,所谓黄袍加身只不过是因为他当时掌握兵权,所以直接搞了一个皇帝做,而就是这样出身的他,也怕自己的部下有一天会模仿自己,所以有了“杯酒释兵权”的事情。

其实所谓“杯酒释兵权”,表面上是在向自己的部下吐露自己的忧愁,其实深层次的意思就是告诉部下:你们现在掌握兵权,功高盖主,我已经有所忌惮与怀疑,所以现在要处置你们。这样的话一出,武将们自然诚惶诚恐,只希望自己可以保住性命。

但是后续的话,赵匡胤告诉大家:如果你们愿意交出你们的兵权,那么我可以把土地分给你们,并且给你们高官厚禄,让你们好好的养老。而这个时候的众多武将一听这个自己可以保住性命,而且还可以获得财产,赶紧纷纷表示同意交出兵权。

所以说,在这样的“威逼加利诱”下,赵匡胤就可以轻松的通过杯酒之间,不损耗一兵一卒,就可以释兵权,当然这也与赵匡胤的部下,是他当时做皇帝时亲自把他捧起来的人有关,所以削去大家的兵权可以成功。

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为什么能够成功呢?

宋太祖赵匡胤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没有登基前跟随郭威,始入宦途,后来成为周的部下。杯酒释兵权这件事呢,还得说一说他是如何黄袍加身的,最初,周国皇帝驾崩,留下年幼的君主和没有主见的太后,太后没有什么权利,凡事都要问大臣的意见,后来,辽国和汉都联合起来想要灭掉周,于是,朝廷上下一致认为赵匡胤可以解决内忧外患,于是手握兵权,黄袍加身了。

杯酒释兵权是发生在宋朝初期,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同时避免别的将领也效仿他的行为"黄袍加身",篡夺自己的政权,所以赵匡胤通过一次酒宴,以威胁利诱的方式,要求高阶军官们交出兵权的事情。具体的情况是这样的,建隆第二年的一个晚上,赵匡胤把有威望的将领留下来吃晚饭,名义上是聚会,其实就像是一场鸿门宴,宋太祖趁着酒兴正浓之际,给大臣们讲了自己当皇帝的不易,大臣们也觉得宋太祖话里有话,于是便问皇上,为何当了皇帝会不高兴呢,皇帝回答说,有谁是不想当皇帝的,如果有一天你们的手下把龙袍披在身上,你们当如何抉择。大臣们一听,吓得满头大汗,赶紧下跪。第二天,大臣们递交了辞呈,到地方去任职了。

宋太祖之所以要杯酒释兵权,不仅仅是他考虑自己个人的地位,他也考虑到了大宋的稳定。在五代十国的时候,将领们拥兵自重,经常出现叛乱情况。赵匡胤是经历过五代十国的人,因此他不想让新建立的宋朝成为一个短命王朝。

杯酒释兵权这件事使得宋朝初年出现了稳定局面,使得百姓不再受战争之苦,所以说,杯酒释兵权从这方面来说还是有益处的。

作为宋太祖赵匡胤一场著名的 政治秀 , 杯酒释兵权 被后人大书特书了上千年,甚至常被拿来称颂赵匡胤的 大智慧 与 仁厚 。但实事求是说,放当时,这事儿他想不成功都难。

因为 杯酒释兵权 的意义与难度,并没有后世诸多野史里描绘的那么大。

为何这样说?可以先看看 杯酒释兵权 的年代背景与 对象 。比比 大杀功臣 的汉初与明初,当时的宋太祖赵匡胤,只是 继承 了后周王朝的疆域,半壁江山都不安生,离汉初明初那 天下一统 的景象还差得远。至于 对象 ?被赵匡胤瞄准了要 释兵权 的石守信王审琦们,虽说都是禁军悍将,还是赵匡胤早年的结义兄弟,但比起韩信彭越英布蓝玉们,论战功和威权,也都是差得远。

而那支赵匡胤赖以起家的禁军,早在赵匡胤 老领导 后周世宗在位时,就经历了强力变革,军队的战斗力和行动力都空前提高。赵匡胤 黄袍加身 后又再接再厉,对禁军各种 洗牌 :慕容延钊和韩令坤两位禁军名将都被外调, 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 和 殿前都指挥使 等要职上,都换成了王审琦石守信等 把兄弟 。整个禁军,都被他牢牢掌握在手。

所以,对于当时的赵匡胤来说,请这几个 老兄弟 喝顿酒然后 释 个兵权,真不是什么难事。说哭就哭说 请辞 就 请辞 。大家心照不宣,合力演一出戏而已。

也正是在这出 戏 之后,王审琦石守信们担任的 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 和 殿前都指挥使 等职务,都从此不再设置,取而代之的是禁军 三衙 (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殿前司)。后来又增设枢密院,从 三衙 手里拿走了发兵大权。强大的北宋禁军,这才确保牢牢掌握在大宋朝廷手中。所以说, 杯酒释兵权 虽说难度不高,却是个很重要的过场戏。

但虽说如此,对于绞尽脑汁建立大宋军事制度的赵匡胤来说。 杯酒释兵权 这出戏虽然 演得好 ,但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大招。

赵匡胤当时最犯愁的是啥?他亲历的那个五代十国时代,堪称中国古代乱世里的 战斗机 。北方五十三年换五个朝代,十五个皇帝里七人靠篡位上台,子杀父弟杀兄的悲剧一出接一出,将领甚至兵士反水哗变,有时比吃饭睡觉还常见。把他 捧 上皇位的 黄袍加身 闹剧,在他之前就有过好几场。谁坐在皇位上,一想这毛病,都得后背发凉。

这严重毛病,难道就靠 杯酒释兵权 解决?宋初名臣赵普一句话点中要害: 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 。比起这些还能与赵匡胤喝酒的禁军 老弟兄 来,那些画地为牢的 方镇 ,即唐代藩镇制度发展到此时的 毒瘤 ,才是赵匡胤,乃至初立国的大宋朝廷的大患。

所以, 杯酒释兵权 ,是为了继续更革禁军,而更革禁军,也只是解决这问题的其中一步。通过继续强力的改革,赵匡胤时代的禁军,实现了对各地藩镇绝对的战力优势。可只靠这威慑力还不够,更重要的,是挖 藩镇割据 的根。

于是,跟野史里神乎其神的 杯酒释兵权 比起来,赵匡胤真正奠定北宋百年太平的,是接下来另两条国策。一是 削夺其权 ,从北宋建隆元年(960)开始,昔日各个 方镇 的 马步判官 ,即司法官员,一律改由朝廷派遣文官充任。 方镇 的死刑权也在两年后被收回。各个方镇的 镇将 ,也陆续换成朝廷派来的县尉。各地的 方镇 将领,更必须解散亲信 牙将 ,撤销所有 幕府 。昔日 藩镇割据 的基层结构,没几年被砸的粉碎。

二是 制其钱谷 ,地方 方镇 之所以跋扈,除了有兵更因有钱。于是从乾德二年(964)开始,地方 方镇 可以截流财政收入的 留州 特权,被完全废除,各地负责财政的转运使,完全向朝廷负责。方镇亲信操纵的官市税收,也被京城派来的官员取代。昔日横征暴敛的苛税,从此被大量废除。哪怕方镇们手里兵再多,没钱?照样养不起。

如此折腾几年后,昔日各地位高权重的 方镇 节度使们,几乎都被废了武功。这些 识趣 的老油条,也就顺水推舟,主动放弃了手中权力,从赵匡胤手里领了份闲职后欢度晚年。而 杯酒释兵权 里的几位 主角 们,更对赵匡胤的苦心看得明白。

比如被 释 了兵权的王审琦,后来其老部下犯法后被县令惩治,部下们纷纷嚷嚷不公,王审琦却赶忙教育部下: 五代以来,方镇强横,县令不能专任其职事。现今天下治平, 我为方镇 ,而所部县令能黜去奸吏,诚为可赏。

这话,明面上是在歌颂赵匡胤,其实也在敲打自家兄弟: 醒醒吧弟兄们,时代不同了。

参考一下五代时期,军头跋扈叛乱不断,战乱不停的惨剧,再看看后来王审琦的叹息。必须说: 杯酒释兵权 也许是出小戏,但能以和平的手段,亲手结束那样一个五代乱世,如此赵匡胤,堪称英雄。

而对于北宋国祚来说,赵匡胤更重要的贡献,是留给了继任者们一支训练有素,令行禁止的强大禁军。在宋辽战争初开打时,强大的北宋禁军,曾经创下十天急行五百里的神速,且不经休息,就在野战里痛打辽国主力。其强悍的战力,竟吓得第一次幽州之战里的辽国胆颤不已,纷纷闭关自守。如果不是彼时的宋太宗 军事兴致 大发瞎指挥, 收复燕云 的伟业,本该和 杯酒释兵权 的难度一样,是个水到渠成的事情。

都说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但看看接下来宋太宗的 阵图 ,以及北宋和平年代里膨胀成 冗兵 的禁军,那更不得不一声叹息:赵匡胤一生煞费苦心种下的 军事大树 ,就这么被后来人 养歪 了。靖康之耻的一幕,何尝不是 养歪树 的悲剧?

参考资料:

汪圣铎《细说宋太祖》、高天流云《如果这是宋史》、《宋史》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为什么能够成功呢?_宋太祖为何杯酒释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