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码科技 > 律诗分为哪几联_律诗分为哪四联

律诗分为哪几联_律诗分为哪四联

栏目:数码科技

作者:B姐

热度:0

时间:2024-02-26 09:51:40

律诗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律诗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汉族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律诗常见的类型有五律和七律。

律诗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仗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盛行于唐宋时期。律诗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五代律诗乏善可陈。宋代律诗创作延续了杜甫和中晚唐诗人的创新努力并在“江西诗派”手中将之逐渐定型,走出了一条以理趣见长、以议论为诗的新路子。元代律诗有一定成就,五律有一些佳作。自明清以下,律诗逐渐衰落。

律诗分为哪四联

律诗的四联分别叫什么

律诗四联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其中首联也叫起联,尾联也叫结联,其中“颈联”“颔联”要对偶。

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律诗的容量比绝句增加了一倍,所以可写更多的事或景,可抒发更多更细致的情感。“它散中有整,常中有变,对仗工整,内容充实”;“五律显得简短,朴直,有力,七律显得畅达,悠扬,纡徐。律诗既讲平仄,押韵,又讲对仗,故写作较难。”

五律和七律每首八句,组成四联依次为首联、颈联、腹联、尾联。中间两联的上下句要对仗。对仗按要求平仄声相对、词性词意相对、语法句式相对。对仗有两忌:一是“合掌”,即一联中上下句以同义词相对,以致两句意思基本相同。二是两联对仗方式雷同。两联的句式应有所变化,以免重复呆板。对仗以天然、工整、流畅为佳。律诗分为两种,七言律诗和五言律诗,通常所讲的七律或是五律是指每首八句的律诗,另外七言排律和五言排律,是指在八句以上的长律。顾名思义,律诗和绝句一样是格律化的诗体,它的特点之一就是:除了开头和末尾两句以外,所有的句子都要两两对仗,同时也不得押错韵,哪怕是长达数百句,也要遵循这个规定。

律诗的三大特点

律诗的特点有:句数固定、严格押韵、讲究平仄、要求对仗。

律诗通常每首八句,超过八句的,则称排律或长律。以八句完篇的律诗,每二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每联的上句称为出句,下句称为对句,两句构成对句关系;前联的对句和后联的出句的关系则称为邻句关系。

律诗句子字数整齐划一,每句或五言,或七言,分别称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律规定每句五字,全首共四十字;七律规定每句七字,全首共五十六字字。还有每句六字,全首四十八字的,称六言律诗,传世作品极少。

押韵严格

律诗通常押平声韵,而且必须按韵书中的字押韵。原则上只能用本韵,不能用邻韵;即使稍微松一点,也只允许入韵的首句可以用邻韵,叫作“借韵”。

律诗还要求全首通押一韵,即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正例,入韵为变例;七律以首句入韵为正例,不入韵为变例。

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一首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

第一联称“首联”;

第二联称“颔联”;

第三联称“颈联”;

第四联称“尾联”。

例如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首联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颔联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颈联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尾联

译文:

巍巍长安,雄踞三秦之地;渺渺四川,却在迢迢远方。你我命运何等相仿,奔波仕途,远离家乡。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内不觉遥远。即便在天涯海角,感觉就像近邻一样。岔道分手,实在不用儿女情长,泪洒衣裳。

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律诗的容量比绝句增加了一倍,所以可写更多的事或景,可抒发更多更细致的情感。“它散中有整,常中有变,对仗工整,内容充实”;“五律显得简短,朴直,有力,七律显得畅达,悠扬,纡徐。律诗既讲平仄,押韵,又讲对仗,故写作较难。”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主要在字数上,绝句共四句,律诗共八句。绝句又叫"截句",押韵一般在一、二、四句。

绝句的四联分别叫什么

绝句的四联分别叫首联、颈联、颔联、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

每首都是四句,用两个韵或三个韵。这种形式的诗称为绝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绝句这个名词,在南朝齐粱时代已经出现。南朝陈代的徐陵编著的《玉台新咏》中收录了四首五言四句诗,题为“古绝句”;北周庾信的诗集里也有题为“绝句”的诗。不过这种绝句,仅仅指五言四句二韵的小诗,对于平仄和谐没有任何要求。

绝句的历史:

绝句这种体裁起源于何时学术界没有统一的说法。一种观点认为,绝句的出现晚于律诗,绝句正好是律诗的一半,律诗八句,绝句四句。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绝句的出现早于律诗,汉代的乐府诗是绝句的前身。还有第三种小众观点,绝句是由于诗人联句作诗而出现的,诞生于南北朝时期。每一种观点的拥趸都有理有据,可以自圆其说。

律诗的特点

1、句数固定

律诗通常每首八句,超过八句的,则称排律或长律。以八句完篇的律诗,每二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每联的上句称为出句,下句称为对句,两句构成对句关系;前联的对句和后联的出句的关系则称为邻句关系。

2、押韵严格

律诗通常押平声韵,而且必须按韵书中的字押韵。原则上只能用本韵,不能用邻韵;即使稍微松一点,也只允许入韵的首句可以用邻韵,叫作“借韵”。律诗还要求全首通押一韵,即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3、讲究平仄

律诗每句的句式和字的平仄都有规定:讲究粘和对。广义律诗允许失粘,狭义律诗不允许失粘。“失粘”,就是违反后联出句的第二个字和前联的对句的第二个字平仄要求相同的规则。汉语虽有四声,但在律诗中,并不需要像词、曲那样分辨四声,只要粗分成平仄两声即可。

4、要求对仗

对仗是句法要相同。如《旅夜书怀》的首联第一句没有谓语,第二句也用无谓语句式相对。颔联上句的句式是“主谓定宾状”,下句也用相同的句式相对。颈联用的也是相同的句式;对仗是不能用一样的字相对。像“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种对仗,在词、曲中是可以允许的。

扩展资料:

律诗是近体诗的基本形式之一。它萌芽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定型于初盛唐间,成熟于中晚唐时期。

齐梁体的格律诗构成了对式律、粘式律和粘对混合律三种类型,但以对式律为主,距离完善的近体诗尚有很大距离。其中从梁代中后期到陈代,阴铿、张正见、庾信、徐陵等人的一些作品,已经十分接近唐人律诗。

初唐时期,在律诗形成的链条上具有重要位置的首先是初唐四杰。自唐初以来,在诗歌律化进程中出现的半古半律的诗体现象至四杰而有所改观,其五律的对式律作品锐减,同时尚有部分近体诗未能谐协音律,留有较多的过渡阶段痕迹。

百度百科-律诗

律诗四联分别是什么

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1、首联:一首律诗每两句为一联,第1,2句叫首联,又称起联。

2、颔联:第3,4句叫颔联。

3、颈联:第5,6句叫颈联。

4、尾联:第7,8句叫尾联,又称结联。

5、律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起源于唐代,盛行于唐、宋、元、明、清等朝代,基本特征是格律严谨,包括字数、平仄、对仗、用韵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律诗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常由五言或七言组成,即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每首律诗最少四句,最多可达百句以上,但以八句最为常见,对平仄规律要求严格,平仄分为平声和仄声,平声为平音,仄声为上去入三声。

律诗的四联分别叫做什么?

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1、首联,又称起联,是律诗的开篇之句,为第一、二两句,这一联用来点题或破题,概括全篇的主旨。

2、颔联,又称承联,是律诗的第二联,即第三、四两句,这一联承接首联的意思,进一步展开和深入主题。

3、颈联,又称转联,是律诗的第三联,即第五、六两句,这一联用来转折文意,使诗歌的主题得到更深入的拓展。

4、尾联,又称结联,是律诗的结尾之句,为第七、八两句,这一联用来总结全篇,点明主题,回应首联,使诗歌结构完整严谨。

律诗四联指的是律诗有四联,这四联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其中首联也叫起联,尾联也叫结联。其中“颈联”“颔联”要对偶。

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律诗的容量比绝句增加了一倍,所以可写更多的事或景,可抒发更多更细致的情感。“它散中有整,常中有变,对仗工整,内容充实”;“五律显得简短,朴直,有力,七律显得畅达,悠扬,纡徐。律诗既讲平仄,押韵,又讲对仗,故写作较难。”

扩展资料

律诗的发展背景

律诗是唐代及其以后流行的一种诗歌体裁。律诗总共会有八句,七言律诗共有56字,五言律诗则有40字。其格律十分严格,按每句字数,可分为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五言律诗一句有五个字,七言律诗一句则有七个字;按篇幅长短,可分为一般“律诗”和“排律”(或称为长律)。

除了五言律诗及七言律诗外,还存在一种特别的律诗,称为小律、三韵律诗,或三韵小律。律诗在押韵方面上,第二、四、六、八句须押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第三、五、七句不可押韵。

南北朝文学作品注重对偶和平仄,对律诗的发展影响深远。南齐永明之世,周颙和沈约创四声八病之说。影响所及,当时诗人作诗讲究声律,世称“永明体”,这是由古体诗演变到近体诗的重要桥梁。

唐代以前的古体(或称古风)律诗,其长度不限。唐初时期,上官仪提倡“六对”、“八对”之说,将前人对偶之法加以总结归纳,对律诗的发展颇有影响。初唐四杰所作律诗甚多,促进了律诗的发展。沈佺期、宋之问在前人实践的基础上,加以琢磨、去粗取精,把律诗的格式固定下来。杜甫是第一位大量创作七言律诗诗人。

百度百科—律诗四联

百度百科—绝句律诗格律

律诗分为哪几联_律诗分为哪四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