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码科技 > 与节日有关的民间传说的故事_关于节日的故事

与节日有关的民间传说的故事_关于节日的故事

栏目:数码科技

作者:B姐

热度:0

时间:2024-02-26 10:11:08

一. 春节

春节在农历中代表着新年到来,这一天里,家家户户都在门上贴上祈福的大红对联,并燃放鞭炮,希望来年顺利。根据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只叫“年”的凶猛的怪物,不停制造恐慌。

天神将它囚禁在大山内部,每十二个月才让它出来一次。十二个月过去了,年被放了出来并开始为非作歹。人们讨论对付年兽的方法,有的人说年怕见红色、火光和噪声。人们张贴写着吉利话的红对联,放炮竹,并敲锣打鼓。

怪物害怕得发抖。夜幕降临,所有的人家都点亮了灯笼。怪物被吓坏了,从此躲入深山,再也不敢出来。年兽被打败了,但庆祝新年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二.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这个习俗要追溯到两千年前。传说在天庭里,天帝过着无聊又无趣的生活。当他听说地面上的人们生活得幸福美满时,他十分恼怒。于是他派出了一只浑身燃烧着火焰的仙鹤到人间,在正月十五那天将人间烧毁。一位好心的仙女下凡去通知人们这件事。

有个聪明的人提出每个人都要马上点亮一盏灯笼。仙女又说应该把仙鹤关在一个笼子里并将火熄灭。当仙鹤降临到人间时,它被逮了起来并装入一个无法燃火的笼子里。人们点亮了灯笼,燃放鞭炮和烟花。天帝看到人间失火后非常高兴。他认为仙鹤已经成功摧毁了人间。事实上,人们举着灯笼游行来庆祝他们的胜利。为了纪念这一日,人们悬挂灯笼或提着花灯上街散步。这就是元宵节。

三. 清明节

每年四月一日是清明节。这天人们在乡间散步,在坟前摆上祭品,佩戴鲜花或者嫩柳条。

故事要追溯到纪元前,春秋战国时期,金国王子重耳,被公国流放在外漂泊19年之后,回到了祖国。他依据各人的功绩奖赏并封爵在他流亡期间依然忠心的人。在其中,有一个叫介之推的人被重耳遗忘了。他背着老母隐居到了绵山里。重耳的一个门客告诉他了这件事情。重耳带上侍从去寻找介之推,但绵山太大了,他们找不到他。

另一个门客建议重耳:“放火烧山,介之推就出来了。“重耳于是下令烧山。一场大火烧荒了这座山,介之推和他的母亲坚持到了死。重耳十分悲痛,他规定每年的这一天都不许生火。各家都要吃寒食。清明节不许开火的习俗已经不存在了。但插柳和清扫祖先的墓依然延续到今天。

四. 端午节

农历五月五日是端午节。这一天,乡下的每家每户都会吃糯米包的粽子,佩戴香包和插艾蒿。

为什么人们要吃粽子呢?有人说这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在楚国担当重任,在楚战时期以他的功绩为人称道。背信弃义的君王诽谤他有过失,他被免职了。不久之后他被流放,过着漂泊的生活。他因国家和人民的不幸而悲愤。农历五月十五日,他在汨罗江投江自杀以唤起人民的热忱。楚国的人民将米粒抛入江水给屈原献祭。担心谷粒会被鱼虾吃掉,人们将米包到芦苇叶中并用丝线捆起来。人们还佩戴香包,小孩子手上戴五彩绳。人们在门上插上艾叶,象征击退敌人的刀剑。

五. 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是重阳节。在这个节日里留传下来的风俗是踏青或登高。

在汉朝,有一位叫费长房的会捕怪的巫师。有一天,费长房告诉他的弟子桓景,农历九月九日人间会发生一场大灾难,他会带他去阻止灾难发生。他拿出一捆茱萸和一小瓶菊花酒,告诉他将这些带给世人。乘上仙鹤,桓景去往人间。他将人们领往高山之巅,每人发了一片茱萸并饮了一口菊花酒。这样怪物就不敢靠近了。

怪物来了,它急忙赶往已人去楼空的村子。看到人们都已经聚集在山峰上后,它冲向他们。但菊花酒的气味和茱萸的香味使他却步。于是桓景用剑杀死了他。从那时起,农历九月九日,人们带上茱萸和菊花酒,登高或是踏青。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国古代的这些节日,大多数与原始信仰、天象物候、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华传统节日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乃中华民族特有的特色节日。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除夕(腊月最后一天)、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清明节(阳历:4月5日前后)、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九)、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腊八节(农历:腊月初八)、小年(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四) 等。

另:二十四节气,也是中国传统节日。如:寒食节、清明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冬至等,这些二十四节气中的节日也有很重要的传统文化习俗在其中。

此外,中国各少数民族也都保留着自己的传统节日,诸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瑶族的达努节、白族的三月街、壮族的歌圩、藏族的藏历年和望果节、苗族的跳花节等。

参考资料

中国传统节日_百度百科

传统节日的传说故事

中秋节:相传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故称作“玉兔”。白兔拿着玉杵,跪地捣药,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药丸可以长生成仙。端午节:古代最早的爱国诗人屈原遭谗言被放逐后,目睹楚国政治日益腐败,又不得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无力拯救危亡的祖国,于是自投汩罗江以殉国。七夕节:传说牛郎织女阴历七月七日在天河鹊桥相会,后有妇女于此夜向织女星穿针乞巧等风俗。

1、中秋节:此传说最早见于《汉乐府·董逃行》“玉兔长跪捣药蛤蟆丸,奉上陛下一玉盘,服此药可得神仙。”相传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故称作“玉兔”。白兔拿着玉杵,跪地捣药,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药丸可以长生成仙。

2、端午节:古代最早的爱国诗人屈原遭谗言被放逐后,目睹楚国政治日益腐败,又不得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无力拯救危亡的祖国,于是自投汩罗江以殉国。此后,人们为了不使鱼虾吃掉其尸体,纷纷用糯米和面粉捏成各种形状的饼子投入江心,这便成为后来端午节吃粽子、炸糕的来源。

3、七夕节:传说牛郎织女阴历七月七日在天河鹊桥相会,后有妇女于此夜向织女星穿针乞巧等风俗。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有什么故事

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传统节日的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传统节日的传说故事一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是农历的一岁之首,俗称 大年 。是我国民间最热闹、最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

来历:古代的春节,是指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 立春 时节,南北朝以后才将春节改在一年岁末,并泛指整个春季,这时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人们便把它作为新的一年的开始。到了辛亥革命后的民国初年,改农历为公历(阳历)后,便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直到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上才正式把正月初一的新年定为 春节 ,至今仍有许多人将过春节叫过年。

年:人们常把过春节说成 过年 ,而 年 的最初含义与今天根本不同。据说,在很古的时候,世界上有一种最凶恶的野兽叫 年 。它一出来,见人吃人,见畜伤畜,人们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天神为了惩罚 年 ,把它锁进深山,只许它一年出山一次。人们发现 年 有 三怕怕红颜色、怕响声、怕火光。于是,有一年腊月三十晚,大伙在门口贴上红纸,不断地敲锣打鼓、放鞭炮,晚上屋子里彻夜点上灯, 年 来了一看,家家灯光通明;一听,处处放炮声,吓得它不敢进村。白天它又偷偷下山来,见还是户户门上红,遍地咚咚响,吓得它胆颤心惊,调头又跑回去了。从此后, 年 一直没敢再来,据说饿死在深山老林里了。后来,人们才把防 年 、 驱年 ,变成安安稳稳地过年了。

风俗活动:贴春联、放爆竹、敲锣鼓、吃饺子、拜年。

诗句:王安石《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传统节日的传说故事二

元宵节:

阴历正月十五日,又称 上元节 ,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

来历:我国古代历法和月相有密切的关系,每月十五,人们迎来一年之中第一个月满之夜,这一天被看作是吉日。早在汉代,正月十五已用作祭祀天帝、祈求福佑的日子。后来古人把正月十五称 上元 ,七月十五称 中元 ,十月十五称 下元 。在南北朝早期,三元已是要举行大典的日子,三元中,上元最受重视。到后来,中元、下元的庆典逐渐废除,而上元经久不衰。 上元 夜称 元夜 、 元夕 或 元宵 ,元宵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因有张灯、看灯习俗,民间又称 灯节 。

风俗活动:吃元宵、踩高跷、挂花灯、猜灯谜。

诗句:(宋)欧阳修《生查子 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传统节日的传说故事三

除夕:

农历十二月大年三十晚上叫除夕。

来历:除夕最早源于先秦时期的 逐除 。据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除 疫疠之鬼 ,来年才会无病无灾。这就是 除夕 节的由来。 除 意思是交替 ; 夕 意思是 夜晚 。故除夕之夜,含有 旧岁到此而除,明日另换新岁 的意思。 除 乃除旧布新之意。 除夕 有 送旧迎新、祛病消灾 的意思。

风俗活动:守岁、放烟花、吃团圆饭。

诗句:(唐)范成大《卖痴呆词》: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传统节日的传说故事四

立春:

每年的第一个节气就是 立春 ,人们通常叫 打春 。

来历:我国历史上每年立春这一天,人们穿上节日的服装,抬着一头纸糊的大耕牛,载歌载舞上街游行。游行后,把纸糊的耕牛抬到县衙的公堂上,由县官亲自执鞭打三下,意思是 大地回春,赶紧耕种。 因此,人们就把立春叫做 打春 。

风俗活动:吃春饼、春卷。用布制作小娃娃或公鸡,佩戴在孩童身上。缝小布袋,内装豆、谷等杂粮,挂在耕牛角上。用鞭子打春牛(用泥做)三下,将泥牛打烂,土而洒在农田。

诗句:《附三醉 立春》 : 撷来新韭碧参差,金脍银芽色色丝.;一片软云细细裹,奉与父老报春知。

传统节日的传说故事五

寒食:

清明节前一天是寒食节。

来历、故事:春秋时出亡多年的晋国公子重耳回国即位,即晋文公,封赏随其亡的臣子,唯独漏掉介子推。于是介子推携老母隐居绵山。晋文公得知后欲加封赏,寻至绵山,找不到他,便想烧山逼他出来。但介子推坚持不出,结果母子二人俱被烧死。晋文公于是规定每年这一天禁止人们起火烧饭,以寒食表示悼念。

风俗活动:不生火、吃寒食、扫墓。

春节 ‘年’的传说

元宵

清明

端午纪念屈原

七夕 牛郎织女

中元节(鬼节)

中秋 据传说,元朝末年,人们为推翻的元朝统治,把发起暴动的日期写在纸条上,放在月饼馅子里,以便互相秘密传递,号召大家在八月十五日起义。终于在这一天爆发了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推翻了腐朽透顶的元朝统治。此后,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就更加广泛地流传开来。

重阳

腊八

小的就太多了

与节日有关的民间传说的故事_关于节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