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码科技 > 红袖添香夜读书_古典文学知识

红袖添香夜读书_古典文学知识

栏目:数码科技

作者:B姐

热度:0

时间:2024-02-29 10:14:41

出自清诗人席佩兰的《寿简斋先生》“绿衣捧砚催题卷,红袖添香伴读书。”

1.红袖添香: 旧指书生学习时有年轻貌美的女子陪读。

语出:清。魏子安《花月痕》第三十一回:从此绿鬓视草,红袖添香,眷属疑仙,文章华国。

2."红袖添香"在古代的诗文里屡见不鲜,隐约与蒲松龄的鬼故事有联系。

3.“绿衣捧砚催题卷,红袖添香伴读书”此语出自清代女诗人席佩兰《天真阁集》附《长真阁集》卷三之《寿简斋先生》诗,“红袖添香夜读书”大约便由此衍化而来,但《清诗别裁》中却没有席佩兰,席佩兰原名蕊珠,字月襟又字韵芬、道华、浣云,因性喜画兰自号佩兰,清昭文(今常熟)人。

4.对联:碧纱待月春调瑟 红袖添香夜读书

古人以“红袖添香夜读书”为艳福。此谓家中新增添了美女,以贺新婚。红袖,原指女子的艳丽衣衫,代指艳妆女子、美女。例:“从此添香红袖,其愉快为何如耶!”

5.黎阳。

新楼作伴

人逢喜事精神爽,簇簇黄花正当行。醉倚新楼邀明月,梦中红颜舞霓裳。

红袖添香夜读书,卿正欣喜吾欲狂。携手相看徘徊处,知音鸳侣共徜徉。

黎阳,女,出生于1977年8月,毕业于重庆工业管理学院管理工程系,川师中文系研究生班。自幼酷爱文学,擅长演讲,在各级刊物上发表过多篇文章,并多次在国内各类文学大赛中获奖。

红袖添香

“红袖添香”是中国古典文化中一个很隽永的意象,并且无可否认的是非常之美的一种意象。只是今天的人,大约并不了解“红袖”当年是怎么“添香”的。我们所熟悉的“焚香”方式,是点线香。那种装在纸筒里、像挂面似的细细香棒,插一枝在香炉中,点燃香头,就有香烟从香棒上袅袅升起。但是,“红袖添香”绝非拿一枝线香往香炉里插那么简单。

实际上,如果观察古代绘画中表现的香炉,基本上看不到炉中插线香的情况。线香出现的历史相对晚些。在古代生活中,焚香使用的“香”,是经过“合香”方式制成的各式香丸、香球、香饼,或者散末。明代佚名画家作品《千秋绝艳》中,体现了“莺莺烧夜香”的著名情节。画面上,崔莺莺立在一座高香几前,几上放着焚香必备的“炉瓶三事”中的两件——插有香匙与香箸的香瓶,以及一只小香炉。只是香炉中,崔莺莺的手中,都不见线香的影子。这里是在表现她右手捧着香盒,左手刚刚从香盒里拿出一颗小小的香丸,将要放入香炉中。古代女性“添香”的场景,就这样展现在了我们的眼前。

不过,“红袖添香”远远不止捻一粒香放入香炉中这么简单。

“焚香”,并不是把香丸、香饼直接加以焚烧;要让香丸、香饼发香,需借助炭火之力。古人追求焚香的境界,是尽量减少烟气,让香味低回而悠长。因此,香炉中的炭火要尽量燃得慢,火势低微而久久不灭。为此,人们发明出复杂的焚香方式,大致的程序是:把特制的小块炭墼烧透,放在香炉中,然后用特制的细香灰把炭墼填埋起来。再在香灰中戳些孔眼,以便炭墼能够接触到氧气,不至于因缺氧而熄灭。在香灰上放上瓷、云母、金钱、银叶、砂片等薄而硬的“隔火”,小小的香丸、香饼,是放在这隔火板上,借着灰下炭墼的微火烤焙,缓缓将香芬发挥出来。古人在谈到销香之法时,总是用“焚”、“烧”、“炷”诸字,但实际上并非把香直接点燃烧掉,而是将香置于小小的隔火片上,慢慢烤出香气。

很显然,焚香的过程相当烦琐。然而,这还不算完事,香一旦“焚”起,还需要不停地加以观察,否则,“香烟若烈,则香味漫然,顷刻而灭”。不过,炭墼或香饼埋在灰中,看不到,如何判断其形势呢?正确的方法是用手放到灰面上方,凭手感判断灰下香饼的火势是过旺还是过弱。于是,唐人诗词中除了“添香”之外,还喜欢描写女性“试香”的情景,描写女人如何“手试火气紧慢”,如和凝《山花子》描写一位女性:“几度试香纤手暖,一回尝酒绛唇光。”添香也罢,试香也罢,在男性文人的笔下,焚香似乎永远和无所事事的女人形象联系在一起。立在香炉前的女性,不论宫词中的失意妃嫔,还是《花间集》中的艺伎,都从来不用为生计操心,她们全部的心思,就是等待某个男人,或者满怀幽怨地思念他,为他的负心而痛苦。

高中生文言文课外阅读书目

一、著作

1.《地域·家族·文学:清代江南诗文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2月,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丁卯集笺证》,中华书局,2012年7月修订版,初版获华东地区古籍优秀图书一等奖3.《唐诗演进论》,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9月,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4.《晚唐诗歌格局中的许浑创作论》太白文艺出版社,1998年8月,获江苏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5.《唐宋文学论札》,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3月6.《明清诗文研究新视野》,(台湾)文史哲出版社,2004年7月7.《海虞诗苑 海虞诗苑续编》(与他人合作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待刊)8.《中国妇女生活风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6月初版,2004年5月再版9.《杜牧集》,凤凰出版社,2007年10月10.《山水诗选》,凤凰出版社,2012年5月

二、论文

(一)国内发表:

1.家族文学研究的逻辑起点与问题视阈,《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2.迭合延展中的抒情与叙事:论唐代组诗的表达功能,《文学评论》2012年第3期3.破立之际:韩愈“文人之诗”的诗史意义,《文学评论》2008年第4期4.“前李杜时代”与“后李杜时代”,《文学评论》2007年第2期5.咸乾士风及其才调歌诗,《文学评论》2003年第2期6.中国文学史百年研究国际研讨会综述(与他人合作,署名“于时”),《文学评论》2005年第2期7.地域社群:明清诗文研究的一个重要维度,《文学遗产》2011年第3期8.清代江南文化家族雅集与文学创作,《文学遗产》2009年第2期9.唐代文学研究再拓展的空间,《文学遗产》2007年第2期10.论许浑诗在晚唐的典型意义,《文学遗产》1997年第5期11.孤寂与熙悦:唐代寒食题材诗歌二重意趣阐释,《文学遗产》1996年第2期12.宋代诗歌研究的重要突破,《文学遗产》1996年第3期13.陈子龙《宋子九秋词稿序》“宋子考”(与他人合作),《文学遗产》 2005年第5期14.日本寒山题材绘画创作及其渊源,《文艺研究》2005年第3期15.松江宋氏家族与几社之关系(与他人合作),《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16.为宋代文学家建立翔实的谱系,《清华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17.晚唐诗人的仕隐矛盾与许浑隐逸诗,《文史哲》1997年第9期18.许浑千首湿与他的佛教思想,《学术月刊》1983年第5期19.许浑卒年再考辨,《学术月刊》1996年第8期20.关于文学家族学建构的思考,《江海学刊》2009年第3期21.原生态意识与时代性心理的交汇——宋代元宵词文化生成机制探讨,《江海学刊》1990年第4期22.扬州诗局起讫时间考略,《江海学刊》1992年第4期23.诗学大邦笺注绝唱:评钱仲联先生《沈曾植集校注》,《江海学刊》2002年第5期24.寒山的身份与通俗诗叙述角色转换,《江海学刊》2005年第2期25.明清之际江南文学版图中的诗歌流派,《江海学刊》2006年第5期26.清代江南文学发展中的“舅权”影响,《江海学刊》2011年第5期27.晚唐诗人许浑卒年应如何考订:与吴在庆、高玮商榷,《中州学刊》2009年第2期28.《寒食即事》诗寓意辨误:兼论唐代寒食清明风俗及其文化意义,《中州学刊》1991年第6期29.杜牧《自撰墓志铭》探微:兼论作者卒年问题,《人文杂志》1988年第6期30.太湖环境对江南文学家族演变及其创作的影响,《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31.唐宋时文考论(与他人合作),《文艺理论研究》2004年第7期32.清代虞山派诗学分歧及其影响,《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第5期33.唐代作家并称的语言符号秩序与文学评论意义,《文艺理论研究》2013年第2期34.清代江南文化家族的特征及其对文学的影响,《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35.论辛弃疾的隐逸及其隐逸词,《江苏社会科学》1992年第6期36.论八股文长期沿用的文化机制,《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37.清代虞山诗派的创作气局,《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38.唐诗的哲理叙述(与他人合作),《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39.唐初弘文馆整合与文学建设(与他人合作),《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5期40.论晚唐诗之残缺美(与他人合作),《求是学刊》2006年第6期41.清代阳湖骈文之兴盛及其原因(与他人合作),《齐鲁学刊》2011年第4期42.情到狂时烧破眼:解读清初虞山派诗人钱曾,《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43.清代浙西平湖文学社群考述(与他人合作),《河北学刊》2013年第3期44.日本金沢文库藏抄本《香严颂七十六首》,《中华文史论丛》第71辑(2004年)45.宋存标《情种》资料渊源考辨(与他人合作),《明清小说研究》2005年第2期46.《全唐诗》的缺憾和《全唐五代诗》的编纂(与他人合作),《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1992年第3期47.唐初文馆与初唐诗风,《文学评论丛刊》第5卷第2期2002年48.继承与背离:黄庭坚“渔父家风”词阐释(与他人合作),《古籍研究》2006年卷上49.唐诗异文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价值,《文学研究》第4辑(南京大学)1996年1月50.八股文异名述论,《中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1期51.天台智顗丑学流程解构(与他人合作),《宗教学研究》2007年第2期52.对陈子昂研究中几个基本问题的再认识,《唐代文学研究》第1辑 1988年3月53.《全唐诗》编校者叙录,《唐代文学研究》第4辑 1993年11月54.亦悲亦欢的寒食歌吟,《唐代文学研究》第6辑1995年10月55.寒山生卒年新考,《唐代文学研究》2002年56.在异质文化中探求和发现:评川合康三著《中国的自传文学》,《书品》,中华书局,1999年12月57.唐末诗僧延寿传(与他人合作),《浙籍文化名人评传》(唐五代卷),2003年12月58.以全部生命力量来忏悔:再论明清易代之际钱谦益其人,《中国诗学》第8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6月59.沈德潜江南园记的旨趣与品格,《清代文学研究集刊》(人民文学出版社)第4辑2011年1月60.初七亦是阳会日:释“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贵州文史丛刊》1992年第2期61.李商隐对清初虞山诗派的影响,《中国韵文学刊》2002年第2期62.陈璧诗在清初的特殊意义,《中国韵文学刊》2004年第3期63.清编《全唐诗》与重编《全唐五代诗》,《古典文学知识》1996年第4期64.明末清初江南三诗派,《古典文学知识》2006年第1期65.清代江南文化家族的文学文献建设,《古典文学知识》2009年第3期66.重读台湾学者陈慧剑《寒山子研究》,《古典文学知识》2011年第1期67.挥毫当得江山助:中国古代山水诗发展演进与体格新议,《古典文学知识》2011年第5期68.1988-1989年国内明清诗文研究综述,《中国文学研究年鉴》(中国社科院文研所)1997年4月69.1992年明清诗文研究综述,《中国文学研究年鉴》(中国社科院文研所)1993年12月70.1993年明清诗文研究综述,《中国文学研究年鉴》(中国社科院文研所)1995年 12月71.早期英国汉学家对唐诗英译的贡献(与他人合作),《上海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72.晚唐咏史诗的修辞策略,《山西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73.唐代宫怨诗繁荣原因探论(与他人合作),《深圳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74.唐诗英译发轫期主要文本辨析(与他人合作),《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75.晚唐诗人许浑初莅察院考,《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1月76.试论“许浑千首湿”,《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第1期77.许浑生年考,《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78.来自建筑景观中的城市影像:论洛阳建筑景观上阳宫与唐代诗人创作的关系(与他人合作),《湖北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79.基层写作:明清地域性文学社团考察,《苏州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80.杨朔散文古典文学渊源蠡测,《苏州大学学报》1983年第1期81.王昌龄与李益边塞诗的比较探析,《苏州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82.生命运行的真实轨迹:简论范仲淹诗歌的伦理倾向,《苏州大学学报》1990年4月83.晚唐诗人许浑宦游宣州考,《苏州大学学报》1991年第2期84.一个罕见的女性形象:宋代作家朱淑真论略,《苏州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85.蒋心余的情感心态及其诗歌艺术特征,《苏州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86.清初虞山诗派及其诗文化圈,《苏州大学学报》2002第3期87.晚清刘鹗《铁云诗存》的精神世界(与他人合作),《苏州大学学报》2006第1期88.论陆继辂古文婉挚多情的风格特征(与他人合作),《苏州大学学报》2008第3期89.清代吴地“九老会”文学活动探论(与他人合作),《苏州大学学报》2009第1期90.明清时期无锡家族文化探论(与他人合作),《苏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91.论晚清语溪徐氏姊妹诗歌创作(与他人合作),《苏州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92.基层写作:明清地域性文学社团考察,《苏州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93.吴文化的典范建立与知识建构,《苏州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94.承变之际:晚唐诗人对陶渊明的接受(与他人合作),《安徽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95.清初诗人李沂及其昭阳李氏家族(与他人合作),《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96.明清江南文化型社会的构成,《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97.杨朔诗化散文继承问题简论,《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第3期98.唐代寒山诗的诗体特征及其传布影响,《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99.论“诗史”,《宁波大学学报》1992年第6期100.钱谦益文学观转变及其批评的意义,《宁波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101.钱谦益唐宋兼宗的祈向与清代诗风新变,《杭州师院学报》2001年第6期102.唐代女权文学的神话:上官婉儿的宫廷诗歌创作及其文学史地位(与他人合作),《江苏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103.论宋征舆与柳如是的情缘(与他人合作),《沈阳师院学报》2005年第4期104.李白诗的自我确认意识与表现,《淮阴师院学报》2002年第6期105.唐代送别诗的繁兴与许浑的创作,《铁道师院学报》1996年第6期106.寒天中高耸瘦骨的孤鹤:论孟郊诗骨寒神清的审美取向(与他人合作),《铁道师院学报》2002年第3期107.《唐才子传 许浑传》仕历辨误,《铁道师院学报》1993年第3期108.陆游《游山西村》诗旨发微:兼说唐宋社日节俗,《铁道师院学报》1992年第6期109.关于新世纪高等院校中国古典文学教学的思考,《铁道师院学报》1998年第5期110.常州庄氏之学与近代疑古思潮之发生(与他人合作),《衡阳师院学报》2008年第1期111.唐诗的传播媒介及其范式(与他人合作),《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112.晚明诗人宋懋澄的情爱观及其创作(与他人合作),《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113.江南文学家族学研究导论,《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114.在地域和家族视野中展开清代江南文学研究,《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115.清代江南文化家族姻娅网络与文学创造力生成,《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116.八股文的消亡:时代必然取向与文体自我否定,《淮海工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117.从史实中引绎思想:评蒋寅《王渔洋与康熙诗坛》,《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118.南社:一段绵延百年的文脉(答《现代苏州》杂志记者),《现代苏州》2009年11月119.有关《清诗纪事》研究与评论文献,《清诗纪事》凤凰出版社2004年4 月 再版本120.《登幽州台歌》献疑,《陈子昂研究论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年12月121.清代吴地文化家族文献建设的环境与成就,《吴文化与创新文化》,凤凰出版社,2009年9月122.笔蘸惊涛倩写愁——论清初遗民诗人陆贻典,《天中学刊》2002年第1期123.历代“诗眼”说述评,《镇江师专学报》1990年第2期124.晚唐诗人许浑家世籍贯考,《镇江师专学报》1987年第4期125.晚唐诗人许浑论略,《咸宁师专学报》1996年第11期126.晚唐诗人许浑南海之行考,《徐州教育学院学报》1988年第4期127.关于唐代诗人许浑生平的六个问题,《苏州师专学报》1988年第3期128.取精用宏 辨析真义:评《刘禹锡研究》,《太原师专学报》1989年第3期129.从史实中引绎思想:评蒋寅新著《王渔洋与康熙诗坛》,《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130.评《唐五代逐臣与贬谪文学研究》,《光明日报》2008年12月26日,《唐代文学研究年鉴》2008年辑131.文学家族学:值得期待的研究方向,《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9月1日132.南社虎丘雅集中的两个公案,《东方早报》2009年11月21日

(二)海外发表:

1.八十年来中国寒山诗集的整理和研究,日本京都大学《中国文学报》第60册,2000年4月2.有关寒山生平若干问题探考,日本帝冢山学院《大学中国文化论丛》2000年7月3.建构寒山文化研究的学术之厦(与日本学者合作),日本《人间文化研究年报》2002年3月4.论中国明清时代的八股文:对八股文形成、承传及其衰亡缘由的考察,日本花园大学文学部研究纪要第31号,1999年3月5.夏丏尊中文教育思想概论,日本花园大学文学部研究纪要第31号,1999年3月6.宋代诗词民俗事象释义,日本花园大学文学部研究纪要第32号,2000年3月7.虞山诗歌流派研究:以流派规模及其形成原因为中心的探讨,日本花园大学文学部研究纪要第32号,2000年3月8.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文学家族学的建构,(俄罗斯圣彼得堡)远东文学研究第四届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2010年6月29日9.小说家诗歌的另一种风采——刘鹗《铁云诗存》诗学审美生态(与他人合作),香港浸会大学《人文中国学报》第14期,2008年10.丁卯诗选,台湾《国语日报》1997年7月5日11.放翁诗选,台湾《国语日报》1998年3月28日

(三)其他评论:

1.《东亚学术文化交流》发刊词,《东亚学术文化交流》第1辑卷首,(韩国)新星出版社,2004年12月2.《东北亚人文学论坛》发刊词:交流——如月之恒,如日之升,《东北亚人文学论坛》卷首,(韩国)青铜出版社,2004年3月3.唐诗承传通变中的深度记忆(代序),李正春《唐代组诗研究》卷首,凤凰出版社,2010年12月4.跨文化视野中的唐诗传播与接收——《唐诗西传史》代序,江岚《唐诗西传史》卷首,学苑出版社,2009年9月5.清代松江府望族与文学研究序,朱丽霞著作卷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0月6.清代李商隐诗歌接受史稿序,米彦青著作卷首,中华书局,2007年7月7.湖湘诗派研究序,萧晓阳著作卷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4月8.王昌龄诗歌及诗学研究序,毕士奎著作卷首,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11月9.论唐诗中的洛阳城市景观序,陈燕妮著作卷首,人民出版社,2011年9月10.情志吟序,陈慰《情志吟》卷首,长征出版社,2000年9月版11.钱仲联先生与《海日楼诗注》,《文汇读书周报》2002年7月26日12.《清明》并非唐人诗,《新民晚报》1994年10月30日10版文史新说13.唐时苏州诗景好,《现代苏州杂志》2007年10月试刊号14.选择·证据·积累——古典文学学习和研究随笔,《古典文学知识》2002年第2期15.作为一面镜子的民国教材,《社会科学报》2011年1月13日16.重提才女周炼霞,《文汇读书周报》2011年3月18日17.拾甓取椽续红楼,《文汇读书周报》2011年3月25日18.《文学评论》:小变即成大雅,《文汇读书周报》2011年9月16日19.“膨化”的纸质媒体,《文汇读书周报》2012年7月13日20.博士教育:用什么来保证质量,《社会科学报》2010年9月9日21.教材增删,应该缓行,《社会科学报》2010年9月23日22.学位制度改革,路向何方?,《社会科学报》2011年5月26日23.人文学科应是一种天然的存在,《社会科学报》2011年8月4日24.大学:谁是常来客,谁为座上宾? 《社会科学报》2010年7月8日25.事件折射高等教育改革之路,《社会科学报》2012年1月5日26.“真正的学术如何得到辩护”,《社会科学报》2012年4月12日27.去除竞争性科研的幻影光圈,《社会科学报》2012年12月6日28.学术媒体是学术良知的收藏者,《社会科学报》2013年1月18日

(说明:以上篇目不包括本人参编的著作,以及图书情报学方面的著作和论文)

李寅生的论文论著

1. 高中生必读的十本书

下面是我的建议阅读书籍,但是读书不是限定必读的,是越多越好,增长自己的知识面。

高中生必读书目·新课标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一、关于思想想修养的书1、《论语》 《孟子》 《老子》 《庄子》2、《菜根谭》《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周国平散文》3、卡耐基《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拿破仑·希尔成功学全书、二、关于文学修养的书1、《诗经》《楚辞》《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李白诗选》《杜甫诗选》《苏轼词选》王国维《人间词话》《泰戈尔诗选》《普希金诗集》《汪国真诗集》2、《古文观止》四大名著、《东周列国志》《聊斋志异》3、鲁迅小说集、杂文集、散文集,巴金《激流三部曲》老舍《骆驼样子》《茶馆》茅盾《子夜》沈从文《边城》《湘行散记》曹禺《雷雨》钱钟书《围城》《写在人生边上》路遥《平凡的世界》霍达《穆斯林的葬礼》余华《活着》4、朱自清散文集、冰心诗文集、汪曾祺菜散文、周国平散文、余光中散文、史铁生《我与地坛》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林清玄散文、余秋雨《文化苦旅》、亨利·戴维·梭罗《瓦尔登湖》5、莎士比亚戏剧集、托尔斯泰《复活》《战争所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塞万提斯《堂·吉诃德》雨果《尼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夏洛蒂·勃朗物《简爱》、艾米丽·勃朗特《呼啸山庄》马珞丽特·米切尔《飘》、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莫泊桑、欧亨利、契诃夫短篇小说集《世界经典短篇小说》(盛宁主编)《百年百篇经典短篇小说》(雷达主编)《老人与海》《欧也妮与葛朗台》三、关于史学修养的书《史书》《汉书》《三国志》《全球通史》《万历十五年》《明朝那些事》四、关于传记《富兰克林自传》《名人传》《 *** 传》《甘地自传》《马克思传》《林肯传》《居里夫人》五、报刊与选集文选:《青春读书课》报刊要读最新的,如此,才能明白“时文”的精义。当代报刊林林总总,但精品而又适合高中生阅读的也很有限,稍好的如下:《散文》《散文选刊》《散文百家》《杂文选刊》《微型小说选刊》《思维与智慧》《学自由谈》《美文》《咬文嚼字》《演讲与口才》《名作欣赏》《读书文摘》《青年文摘》《阅读与写作》《文学报》《杂文报》《语林》《散文诗》《文史知识》《古典文学知识》等等。

可以阅读诸如《书屋》《万象》《随笔》《读书》《天涯》《文学评论》《文艺评论》《中国文化研究》等学术价值与人文含量相对高一些的杂志。

2. 高中语文新课程指定阅读篇目有哪些

你到书店随便买一本那一套中的书 封二封三上就有了 论语通译 孟子选注 庄子选译 三国演义 红楼梦 西厢记 呐喊 鲁迅杂文精选 子夜 家 茶馆 边城 雷雨 女神 朱自清散文精选 谈美书简 尘埃落定 哈姆莱特 堂吉诃德 歌德谈话录 巴黎圣母院 欧也尼·葛朗台 匹克威克外传 复活 普希金诗选 泰戈尔诗选 漠泊桑短篇小说精选 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 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 高中生必背古诗文40篇 我自己按书单打进去的啊,辛苦啊 下面是我找到的复制的 和我先前手打的版本(老师告诉的)略有出入 1、《论 语》《孟子》《庄子》 2、《三 国 演 义》 罗贯中 3、《红 楼 梦》 曹雪芹 4、《呐 喊》 鲁 迅 5、《女 神》 郭沫若 6、《 子 夜》 茅 盾 7、《家》 巴 金 8、《雷 雨》 曹禺 9、《围 城》 钱钟书 10、《谈 美 书 简》 朱光潜 11、《哈 姆 莱 特》 莎士比亚 12、《堂*吉 诃 德》 塞万提斯 13、《歌 德 谈 话 录》 艾克曼 14、《巴 黎 圣 母院》 雨 果 15、《欧也尼* 葛朗台》 巴尔扎克 16、《匹克威克外传》 狄更斯 17、《复 活》 列·托尔斯泰 18、《普 希 金 诗 选》 普希金 19、《老 人 与 海》 海明威 20、《泰 戈 尔 诗 选》 泰戈尔。

3. 高中语文第四册背诵篇目

· 课外必读书目、必背古诗文篇目 · 一、课外阅读推荐书目1. 论语 孔子2. 三国演义(上)(下) 罗贯中3. 红楼梦 (上)(下) 曹雪芹4. 呐喊 鲁迅5. 女神 郭沫若6. 子夜 茅盾7. 家 巴金8. 雷雨 曹禺9. 围城 钱钟书10. 谈美书简 朱光潜11. 哈姆雷特 莎士比亚12. 堂 吉诃德(上)(下) 塞万提斯13. 歌德谈话录 艾克曼14. 巴黎圣母院 雨果15. 欧也尼 葛朗台 巴尔扎克16. 匹克威克外传 狄更斯17. 复活 列夫 尔托斯泰18. 普希金诗选 普希金19. 老人与海 海明威20. 泰戈尔诗选 泰戈尔新月集、飞鸟集园丁集、吉檀枷利二、古诗文背诵篇目(一)古文20篇1.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2. 劝学 《荀子》3. 逍遥游 《庄子》4.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5. 过秦论 贾谊6. 屈原列传 司马迁7. 报任安书 司马迁8. 陈情表 李密9. 兰亭集序 王羲之10. 归去来兮辞 陶潜11.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徵12. 滕王阁序 王勃13. 师说 韩愈14. 阿房宫赋 杜牧15. 六国论 苏洵16.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17. 赤壁赋 苏轼18. 石钟山记 苏轼19. 项脊轩志 归有光20. 登泰山记 姚鼐(二)诗词曲50首1. 静女 《诗经》2. 无衣 《诗经》3. 氓 《诗经》4. 湘夫人 屈原5. 离骚 屈原6. 长歌行 汉乐府7. 孔雀东南飞 汉乐府8. 迢迢牵牛星 《古诗十九首》9. 短歌行 曹操10. 白马篇 曹植11.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 陶潜12. 山居秋瞑 王维13.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14. 越中览古 李白 15. 蜀道难 李白16. 将进酒 李白17. 登高 杜甫18. 蜀相 杜甫19. 兵车行 杜甫20. 客至 杜甫21. 旅夜书怀 杜甫22. 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23. 阁夜 杜甫24. 登岳阳楼 杜甫25. 渔翁 柳宗元26. 石头城 刘禹锡27. 琵琶行 白居易28. 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 元稹29. 李凭箜篌引 李贺30. 过华清宫 杜牧31.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温庭筠32. 锦瑟 李商隐33.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李煜34.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35. 雨霖铃(寒蝉凄切) 柳永36.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37.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38.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39. 鹊桥仙(纤云弄巧) 秦观40. 苏幕遮(燎沉香) 周邦彦41.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42. 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43. 书愤 陆游44.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45.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46. 扬州慢(淮左名都) 姜夔47. 窦娥冤 关汉卿48. 长亭送别 王实甫49. 醉太平(人皆嫌命窘) 张可久50. 哀江南 孔尚任注:有的只背诵其中一部分.。

4. 高中语文课外必读书目是什么

第1本书 《论语》 第2本书 《匹克威克外传》 第3本书 《三国演义》 第4本书 《老人与海》 第5本书 《红楼梦》 第6本书 《哈姆莱特》 第7本书 《呐喊》 第8本书 《堂吉诃德》 第9本书 《史记》 第10本书《子夜》 第11本书《巴黎圣母院》 第12本书 《女神》 第13本书 《围城》 第14本书 《歌德谈话录》 第15本书 《欧也妮·葛朗台》 第16本书 《家》 第17本书 《普希金诗选》 第18本书 《苏菲的世界》 第19本书 《雷雨》 第20本书 《复活》 第21本书 《谈美书简》 第22本书 《麦田里的守望者》 第23本书 《傅雷家书》 第24本书 《人类的故事》 第25本书 《古文观止》 第26本书 《飞鸟集》 第27本书 《富兰克林自传》 第28本书 《撒哈拉的故事》 第29本书 《致加西亚的信》 第30本书 《悲惨世界》 第31本书 《昆虫记》 第32本书 《文化苦旅》 第33本书 《平凡的世界》 第34本书 《杰出青少年的七个习惯》 第35本书 《余光中诗选》 第36本书 《果壳中的宇宙》 第37本书 《病隙碎笔》 第38本书 《蒙田随笔集》 第39本书 《活着》 第40本书 《我的心中每天开出一朵花》 累死了。

中国古代文学方向的毕业论文可以参考哪些期刊网

1 论著:《论唐代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巴蜀书社 200111

2 《独到的农村生活画面展现——陶渊明与小林一茶的田园农事诗比较》 《九江师专学报》增刊; Vol.20; 2001

3 《略论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对日本天皇年号的影响》 《日本研究》; No.2001.2; 20010620

4 主编:《古文精粹》四川辞书出版社 2002.10

5 《论王维的应制诗》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NO4;2003.4;

6 《日本和陶诗简论》江西社会科学;NO1;2003.1;

7 独著:《 古诗精粹 》四川辞书出版社 200210

8 参编:《唐宋八大家文观止》1998年2月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9 合著:《杜诗全集》1999年10月四川天地出版社出版。

10 独著:《中日古代帝王年号及大事对照表》2004年6月四川辞书出版社

11 《日本汉诗概论》;《日本问题研究》1993年1期

12 《论白居易的闲适诗》;《河池师专学报》1993年4期

13 《苏轼政治讽喻师内容新探》;《河池师专学报》1994年1期

14 《论陶渊明“桃花源”理想的生命力》;《河池师专学报》1996.1期

15 《纪念黄庭坚诞辰95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宜州举行》;《文学遗产》1996年3期

16 《改进高等师范院校班主任工作的几点体会》;《广西高等教育研究》1996年3期

17 《讨论黄山谷的两次贬谪及贬谪诗》;《河池师专学报》1996年4期

18 《豪放健劲与婉约绝谷——杜甫写景咏物诗评谈》;《钦州师专学报》1997.1期

19 《无巧不成书与偶然和必然——<三言>,<二拍>中冤狱巧合现象杂论》;《钦州师专学报》1997年2期

20 《论小林一茶诗歌产生的思想基础及其艺术创作观》;《日本研究》1998年2期

21 《杜甫雨诗寓意管窥》;《杜甫研究学刊》1998年2期

22 《试论传统文化在当前形势下的意义和作用》;《河东学刊》1999年2期

23 《简论日本汉诗的艺术特色》;《日本研究》1999年1期

24 《苏文辩伪三题》;《钦州学刊》1999年3期

25 《略论杜诗在日本的流传及日本学者研究杜诗的主要方法》《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3期

26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读杜诗有感》;《成都大学学报》2000年3期

27 《陶渊明与小林一茶农事诗比较研究》;《九江师专学报》2001年增刊

28 《略论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对日本天皇年号的影响》;《日本研究》2002年3期

29 《<烈女传>引<诗>得诌议当》;《钦州师范高等学校学报》2001年1期

30 《论鉴真东渡后唐代佛教对日本佛教的影响》;《贵州文史丛刊》2002年3期

31 《曾来余亦诗成僻,昨夜分明梦杜翁——谈谈杜诗对日本汉诗的影响》;《杜甫研究学刊》2002年4期

32 《略论白居易山水诗的淡美风格》;《古典文学知识》2002年 4期

33 《司空图‘韵味说’辩》;《广西大学学报》2002年6月

34 《日本和陶诗简论》;《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1月

35 《黄庭坚》;《河池师专学报》1994年2期

36 《古乐府与古诗十九首——关于中国古代抒情诗成熟的研究》;《河池师专学报》1994年4期(人大复印资料1995年2期全文转载)

37 《论宋元明短篇白话小说中的冤狱描写》;《河池师专学报》1995年4期

38 《烈女传引诗考》;《河北师院学报》1997年2期

39 《论<诗经>‘风’的 概念形成及其理念志向》(上);《贵州文史丛刊》1997年2期

40 《论<诗经>‘风’的 概念形成及其理念志向》(下);《贵州文史丛刊》1997年3期

41 《论诗经中的天,鸟现象》;《钦州学刊》1997年4月

42 《论西汉三家诗的正变说》;《河池师专学报》1997年4期

43 《论郑板桥的风雅诗》;《钦州学刊》1998年1期

44 《中唐元和讽喻诗小考》;《河东学刊》1998年1期

45 《<陶渊明集>所收<问莱使>诗真伪考》;《九江师专学报》1998年2期

46 《简论李商隐,<乐游原>诗中的“只是”一词——唐诗虚词初探》;《钦州学刊》1998年3期

47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考》;《河池师专学报》1998年3期

48 《论刘向“幽厉”时代的诗经学》;《吉林师院学报》1998年4期

49 《从“诗迹”看皮日休<馆娃宫怀古>中的“香径”一词》;《钦州学刊》1998年4期

50 《从<红楼梦>的二重世界看林黛玉与眼泪之关系》;《河池师专学报》1999年1期

51 《评<诗经研究史概要>》;《唐山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1期

52 《从“连章组诗”的试点看钱谦益对杜甫<秋兴八首>的接受与展开》;《杜甫研究学刊》1999年2期

53 《从庞统和诸葛亮看三国故事中军师形象的变迁》;《古典文学知识》1999年3期

54 《蜀汉政权论》;《四川社会科学研究》1999增刊

55 《从试点的角度看白居易诗歌中身体语言的描写》;《钦州学刊》1999年3期

56 《论金元诸宫调的韵》;《川东学刊》1999年3期

57 《论<诗经>十五国风所体现的科学思想》;《第三届诗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58 《释<毛诗注疏>中的“若然”》;《第三届国际诗经研讨会论文集》

59 《高吹万<诗经>收书轶事》;《第三届国际诗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60 《论<毛诗注疏>对司马迁<史记>的有关评价》;《第四届国际诗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61 《论<诗经>中鸟的表现寓意》;《第四届国际诗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62 《简论<宋本杜工部集>中的几个问题》;《杜甫研究学刊》1999年4期(人大复印资料2000年7期全文转载)

63 《朱东润的生平和学术成就》;《嘉应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1期

64 《钱起<归雁>“水碧沙明两岸苔”苔之含义考》;《山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0年2期

65 《略论<老莱子孝行>中孝的真义》;《贵州文史丛刊》2000年2期

66 《陈硕甫小论》;台湾《中国文哲研究通讯》2000年4期

67 《郝敬的诗序论》;《贵州文史丛刊》2000年4期

68 《从视力障碍的角度解释白居易诗歌中眼疾描写的意义》;《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1期

69 《略论<岁寒堂诗话>对杜甫与白居易诗歌的比较评论》;《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1期

70 《陶渊明“乐天委分,以至百年”考》;《九江师专学报》2000年4期

71 《陈奂传》,《陈奂研究集》;(台湾)中央研究院 中国文哲研究所编著。台湾达雯印刷有限公司 2000年12月出版

72 《陈硕甫年谱》《陈奂研究论集》;(台湾)中央研究院 中国文哲研究所编著,台湾达雯印刷有限公司 2000年12月出版

73 《陈奂的经学思想》《陈奂研究论集》 (台湾)中央研究院 中国文哲研究所编著 台湾达雯印刷有限公司 2000年12月出版

74 《陈奂<说文部目韵>考》《陈奂研究论集》 (台湾)中央研究院 中国文哲研究所编著 。台湾达雯印刷有限公司 2000年4期

75 《从赠答诗的世界看陶渊明与青年友人的关系》;《九江师专学报》2001年3期

76 《论杜甫的夔州诗》;《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4期

77 《略论<儒林外史>中的“把”字结构》;《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2年3期

78 《<诗经>与<坊记>——从以<诗经>为源头的<坊记>形成过程看人类所存在的基本理念志向》;《诗经研究丛刊.第二辑》(中国诗经学会编.学苑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

79 《论郑玄的诗经学》;《第五届国际诗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80 《从归鸟意向与<易经>之关系释陶渊明<饮酒>(其五)诗》;《九江师专学报》2002年2期

81 《白居易<池上篇>考》;《河池师专学报》2002年3期

82 《论玄言诗在文学史上的意义》;《鞍山社会科学》2002年3期

83 《季本的诗经观》;《嘉应大学学报》2004年4期

84 《略论李白<蜀道难>的演变的过程——谦论<蜀道易>系列诗的政治意义》;《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1期(人大复印资料2003年7期)

85 《从处所与理想的视点释陶渊明的‘暖暖远人村’》;《鞍山社会科学》2002年5期

86 《从知识分子“忧道”与“忧贫”的角度释陶渊明的<劝民>诗》;《九江师专学报》2003年2期

87 《论王维的应制诗》;《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期

88 《论杜甫在东鲁时期与李白的交友与诗作》;《杜甫研究学刊》2004年1期

89 《略论王安石的性情命论》;《华东理工学院学报》2004年1期

90 《明清女子题壁诗考》;《河池师专学报》2004年1期

91 《郝敬的赋比兴论》;《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4年2期

92 《略论<诗经>中“南亩”的意义》;《圣经研究丛刊.第七辑》(中国诗经学会编.学苑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

93 《论鲍照对同时代诗人陶渊明的继承和创新》;《鞍山社会科学》2004年3期

94 《苏武,李陵诗考》;《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3期

95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读杜诗有感》,成都大学学报;No.3;200003

96 《中日学者的‘陶渊明情节’》,九江师专学报;No.1;200001

97 《陶渊明‘乐天委分,以至百年’考》,九江师专学报:No.4;200004;

98 《杜诗全集》,天地出版社;1999年12月出版;

99 《陈硕甫小论》,台湾《中国文哲研究通讯》Vol.10;No.2;200006;

100 《略谈杜甫诗在日本的流传及日本学者杜诗研究主要方法》,杜甫研究学刊;No.3;200003;

101 《论杜甫在东鲁时期与李白的交友与诗作》,《杜甫研究学刊》2004·1

102 《略论王安石的性情命论》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4·1

103 《明清女子题壁诗考》 , 《河池师专学报》2004·1

104 《郝敬的赋比兴论》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4·2

105 《略论〈诗经〉中“南亩”的意义》,《诗经研究丛刊·第七辑》(中国诗经学会编·学苑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

106 《论鲍照对同时代诗人陶渊明诗歌的继承与创新》《鞍山社会科学》2004·3

107 《苏武、李陵诗考》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

108 《简析杜甫〈唐故万年县京兆杜氏墓志〉的写作特色——兼论‘义姑’京兆杜氏对杜甫的影响》, 《河池学院学报》2004·3

109 《从〈大别狐妖〉到〈二刻拍案惊奇〉再到〈型世言〉看狐妖谭内容的变革与继承》 《明清小说研究》2004·4

110 《简论〈饮酒〉(其十七)诗的寓意》, 《九江学院学报》2004·1

111 《略论〈世说新语〉中“人”的自称词用法》,《河池学院学报》2004·5

112 《略论王褒的送葬诗》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

113 《季本的诗经观》 《国际汉学论丛》(林庆彰主编)第二辑·台湾台北乐学书局)2005年2月出版

裴斐的论文、文章

1.专业期刊:

复印资料,文学遗产,文学评论,文史知识,古典文学知识,国学研究,文艺理论研究,文艺评论,中国韵文学刊,中国文学研究,文史,文史哲。

明清小说研究,红楼梦学刊,名作欣赏。

2.社会科学:

北京社会科学,甘肃社会科学,广东社会科学,广西社会科学,贵州社会科学,湖北社会科学,江苏社会科学,江西社会科学,内蒙古社会科学,新疆,云南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宁夏,青海,

北方论丛,东南学术,东岳论丛,福建论坛,湖湘论坛,晋阳学刊,兰州学刊,岭南学刊,鄱阳湖学刊,齐鲁学刊,社会科学论坛,唐都学刊,天府新论,天中学刊,殷都学刊,阴山学刊,云梦学刊,中州学刊

3.大学学报

安徽大学学报 ,安徽师大,安庆师院,北华,北大,北师大,渤海,长安,长春,长春师大,成都,成都师大,重庆大学,重庆师大,重庆第二师院,东北大学,东北师大,东南大学,广西师大,贵州,赣南师院,广东第二师院,福建师大,福州大学,复旦,贵州师大,杭州师大,海南,海南师大,合肥师院,河北,河北联合大学,河北师大,河南,华东师大,华南师大,河南教育,河南师大,衡阳师院,湖北,湖南师大,华中师大,淮阴,惠州,吉师大,吉首,集美,济南,暨南,佳木斯,江汉大学,江汉学术,江南,江苏第二师院,江苏,江苏师大,江西师大,喀什,开封,兰州,辽师大,聊城,鲁东,洛阳师院,牡丹江师院,南昌大学,南开,内蒙,内蒙师大,宁波,宁夏,南大,南师大文学,齐齐哈尔,青海师大,清华,三峡,山东师大,山西师大,陕西师范大学,汕头,商丘,上海大学,上海师大,深圳,沈阳师大,首师大,四川,四川师大,苏州,太原师范学院,天津师大,同济,温州,五邑,武陵,武大,厦门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师大,西华,新疆师大,信阳师院,湘潭,烟台,燕山,扬州,云大,云师大,社科院,中南大学,中南民大,中山,人大,浙大,浙师大,郑州。

高建新的学术论文

什么是李白诗歌的主要精神,载《光明日报》1955年7月24日。

谈李白的诗歌,载《光明日报》1955年11月13日、20日。收入《李白十论》,题《李白诗歌中的怀才不遇与人生若梦的主题》。

谈李白诗歌讨论中的一些分歧意见,载《光明日报》1956年11月11日。

李白经济生活探源,载《江汉论坛》1980年2期,收入《李白十论》。

历代李白评价述评,载《文学评论丛刊》第5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收入《李白十论)。

谈李白的游仙诗,载《江汉论坛》1980年5期,收入《李白十论》。

论李白的隐逸,载《江汉论坛》1981年1期,收入《李白十论》。

论李白的政治抒情诗,载《文学遗产》1981年1期,收入《李白十论》。

个性化是精神生产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载《文学评论》1981年2期,收入《看不透的人生》。

从李白饮酒诗看诗人性格及其思想矛盾,载《语文园地》1981年4期,收入《李白十论》。

中国爱情文学传统及其特点,载《江汉论坛》1981年6期,收入《看不透的人生》,题《中国古代爱情文学中的男与女》。

李白供奉翰林小议,收入《李白十论》。

李白山水诗中的情与景,收入《李白十论)。

李白诗歌中的另一个领域,收入《李白十论》。

唐代历史转折时期的李杜及其诗歌,载《文学遗产》1982年3期;收入《诗缘情辨》,题《李杜分期论》,收《看不透的人生》,题《看不透的人生--纪念李白逝世一二二零周年暨杜甫诞生一二七零周年》。

《蜀道难》译释,载《文史知识》1982年4期。

李白的江汉之游,载《江汉论坛》1982年4期。

贫病老丑活杜甫,载《江汉论坛》1982年8期,收入《诗缘情辨》、《看不透的人生》。

盛唐气象的误解从何而来?载《纪念李白逝世一二二零年暨江油李白纪念馆开馆大会会刊》,1982年10月。

李白与月--兼论李白性格的叛逆性与平民性,载《文史知识》1982年10期,收入《李白十论》、《看不透的人生》。

“盛唐气象”再质疑,载《光明日报》1982年11月23日,收入《看不透的人生》。

太白乐府举隅,载《国际政治学院学报》1983年创刊号,收入《诗缘情辨》、《看不透的人生》。

诗缘情辨(论纲),载《文学遗产》1983年2期,收入《看不透的人生》。

杜律举隅,载《草堂》1983年3期,收入《诗缘情辨》。《看不透的人生》。

文论商兑三题,载《江汉论坛》1983年11期,收入《诗缘情辨》、《看不透的人生》。

双雷记(小说),载《当代》1983年6期。

李白集整理与新编献疑,载《古籍整理与出版》1984年,收入《看不透的人生》。

杜诗风格与夔州风土,载《草堂》1984年2期,收入《看不透的人生》。

比较研究与从史到论,载《光明日报》1984年10月23日,收入《看不透的人生》。

评李白出生碎叶兼及其籍贯问题,载《江汉论坛》1984年11期,收入《看不透的人生》。

白居易诗歌理论与实践之再认识,载《光明日报》1984年12月18日,收入《看不透的人生》。

元稹简论,载《光明日报》1985年3月12,收入《看不透的人生》。

元白雌黄,载《光明日报》1985年5月7日,收入《看不透的人生》。

再论关于李白评价问题,载《光明日报》1985年9月10日,收入《看不透的人生》。

李白与魏晋六朝诗人,载《文学遗产》1986年1期,《中日李白研究论文集》(展望出版社,1986年),收《看不透的人生》。

书藉《文史知识》

“直挂云帆济沧海”解,载《文史知识》1986年1期,收入《看不透的人生》。

御用词臣的荣辱生涯--沈德潜与乾隆皇帝,载《古典文学知识》1986年8期,收入《看不透的人生》。

杜牧与李商隐,收入《诗缘情辨》。

李白卮言,载《李白研究动态》1987年4期,马鞍山市李白研究会编。

别是一家词--论李清照,载《天府新论》1987年4期;

《李清照研究论文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收入《看不透的人生》。

情理中和说质疑,载《文学遗产》1987年5期,收入《看不透的人生》。

关于唐诗兴盛原因和“盛唐气象”的讨论(与车如舜合作),载《建国以来古代文学问题讨论举要》(齐鲁书社,1987年),收入《看不透的人生》。

大白乐府述要,载《文史知识》1987年8期;《中国文学史百题》上册(中华书局,1990年)。

孔子与汉民族文学传统,载《光明日报》1987年8月9日,收入《看不透的人生》。

孔子与隐士,载《光明日报》1987年9月27日,收入《看不透的人生》。

“看透”的看透,载《光明日报》1987年11月15日,收入《看不透的人生》。

李白出生地辨,载《人民日报》(海外版)1987年12月12日

《李白诗歌赏析集》前言,载《李白诗歌赏析集》(巴蜀书社,1988年2月)。

李白年谱简编,载《李白诗歌赏析集》,收入《看不透的人生》。

(江夏别宋之悌)赏析(与宋红合作)。《行路难》赏析,载《李白诗歌赏析集》。

庖丁解牛的启示,载《光明日报》1988年1月3日,收入《看不透的人生》。 从《论语》看孔子其人,载《中央民族学院学报》增刊,1988年3月。收入《看不透的人生》。

论古典作家的品格及个性,载《文学评论》1988年8期。

言意之辨与“形象思维”及其他,载《光明日报》1988年5月1日,收入《看不透的人生》。

周邦彦《菩萨蛮》赏析,载《周邦彦词赏析集》(巴蜀书社,1988年11月)

李白《怀仙歌》。元稹诗一首赏析,载《历代名篇赏析集成》(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12月)

“穷而后工”辨。载《光明日报》1989年1月1日,收入《看不透的人生》。

从文学中的两性关系说起,载《光明日报》1989年2月19日,收入《看不透的人生》。

李白、杜甫诗话十一则,载《百家唐宋诗新话》(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年5月)。

李清照词话四则,载《百家唐宋词新话》(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年5月)。

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古文运动辞条,《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隋唐五代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年9月)。

怎样读李白诗,载《古典文学知识》1990年2期,收入《看不透的人生》。

书藉《文学遗产》

读王仲镛《唐诗纪事校笺》,载《人民日报》(海外版)1990年7月11日。

诗史与史诗,载《光明日报》1990年8月7日,收入《看不透的人生》。

李白个性论,载《中国李白研究》1990年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9月),收入《看不透的人生》。

李白与历史人物(上、下),载《文学遗产)1990年3、4期,收入《看不透的人生》。

老杜之老,载《光明日报》1990年12月16日,收入《看不透的人生》。

唐宋杜学四大观点述评,载《杜甫研究学刊》1990年4期,收入《看不透的人生》。

老杜之大,载《光明日报》1991年5月14日,收入《看不透的人生》。

老杜之神,载《光明日报》1991年10月12日,收入《看不透的人生》。

李白生于蜀中补证,载《人民日报》(海外版)1992年2月20日。

“神龙年号乃神功之讹”补证,载《中国李白研究》1991年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4月)

杜诗八期论,载《文学遗产》1992年4期。

李白《临路歌》,载《李白画报》(香港展望出版社,1993年8月)。

读徐放的诗,载《芒种》1992年9期;《风雨沧桑集》 (徐放著,春风文艺出版社,1995年11月)。

个性与审美意识之觉醒--建安文学品评,载《魏晋南北朝文学与思想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二辑(台湾文津出版社,1993年11月)。

李白传奇与史实,载《文学遗产》1993年3期 《唐代文学研究》第五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10月)。

儒家忠恕与基督教黄金律,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3年5期。

书藉《孔子研究》

勤奋与自尊,载《古典文学知识》1993年6期。

《数目词词典》序,《数目词词典》(尹小林著,中华书局,1993年11月)。汉民族文学基本特征与分期概述,载《中国语言文学》第2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7月)。

门外玄谈,载《孔子研究》1994年3期。

太湖集序,载《孔子研究》1994年3期。

李白研究与欣赏--《李白资料汇编·金元明清之部)出版感言,载《书品》1994年4期。

李白作品提要八则(与梁森合作),载《李白大辞典》(广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

略论两宋杜诗学中存在的一种倾向,载《中国文学研究》1995年3期。

点滴忆恩师,载《王瑶先生纪念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

解不开的情结,载《吴组缃先生纪念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5月)。

对于蒹葭主题历代以来者不同看法有讽刺说、求贤说、怀人说、求爱说等

略说风景旅游中的建筑景观,《社会科学家》1993年5期

心灵感悟宇宙自然:宗白华文艺美学思想的一个特点,《甘肃社会科学》1994年2期

烛隐探幽 察微知著:读林方直先生《红楼梦符号解读》,《内蒙古大学学报》1996年5期(署笔名“介心”)

文明进化之渊源,《森林与人类》1996年5期

尚“清”与魏晋人物品鉴,《内蒙古社会科学》1997年3期

山水审美的“天人合一”境界,《内蒙古大学学报》1997年6期

陶渊明生死观剖探,《内蒙古社会科学》1998年3期

“红学”研究新成果:《红楼梦符号解读》,《内蒙古社会科学》1998年5期

陶钓文理 杼轴中西:记林方直教授的学术研究,《古典文学知识》1999年2期

南北朝乐府民歌比较分析,《内蒙古社会科学》1999年2期

谢脁:山水诗发展中的转折,《内蒙古大学学报》1999年5期

中国古代文人与酒之关系略论,《内蒙古大学学报》2000年1期

诗人、作家自杀的文化观照,《内蒙古社会科学》2000年2期

陶渊明人格价值再认识,《内蒙古社会科学》2001年2期

王绩:盛唐山水田园诗的先声,《内蒙古大学学报》2001年3期

陶渊明思想及其隐居再评价,《内蒙古社会科学》2001年5期22.关于陶诗“自然”“平淡”的美学评价,《内蒙古大学学报》2002年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2年2期摘要)

论柳宗元山水诗中的悲情,《内蒙古社会科学》2002年3期

略谈“瘦”字的审美意蕴,《汉字文化》2002年3期

“以文为诗”始于陶渊明,《内蒙古大学学报》2002年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2年11期全文转载)

陶渊明在唐代的地位及其与王、孟之关系,《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4期

“清”与“女儿是水作的骨肉”,《汉字文化》2003年1期

从陶诗看陶渊明与酒之关系,《内蒙古社会科学》2003年2期(CSSCI来源期刊)

陶渊明在元明清及近代的地位影响,《零陵学院学报》2003年3期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进步的妇女观,《内蒙古大学学报》2003年4期

陶诗用字之妙,《汉字文化》2004年2期

论文艺创作与大自然的关系,《内蒙古社会科学》2004年4期

阮籍:暗夜里痛苦挣扎的独行者,《内蒙古大学学报》2005年2期

“山水惊知己”命题的美学意义,《内蒙古社会科学》2005年2期

杜甫“颜色字”略谈,《汉字文化》2005年3期

山水风景游及其文化意蕴,《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3期

再论“以文为诗”始于陶渊明,《内蒙古大学学报》2005年6期

试论“韩孟”“元白”的山水诗,《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6年2期

论《水经注》对中国山水文学的独特贡献,《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3期

论初盛唐山水诗的特点,《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4期

何逊山水诗略论,《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6期

说“酒”,《汉字文化》2007年3期

阴铿山水诗略论,《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2期(CSSCI来源期刊)

杜甫“诗史”略论,《内蒙古大学学报》2007年4期(CSSCI来源期刊)

柳宗元山水游记略论,《柳宗元研究》总第十期,2007年12月

陶渊明的现代意义刍议,《内蒙古大学学报》2008年2期(CSSCI来源期刊)

“对酒不能言,凄怆怀酸辛”——阮籍与酒,《文史知识》2008年3期

“返回到本源近旁”——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解读,《名作欣赏》2008年4期

“胡地”与岑参边塞诗之奇峭美,《内蒙古大学学报》2009年1期(CSSCI来源期刊)

“胡气”与盛唐诗,《苏州大学学报》2009年3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9年4期摘要)

内蒙古散文六十年,《内蒙古社会科学》2009年6期

“三杯通大道 一斗合自然”——李白与酒,《博览群书》2009年10期

五十年来“盛唐气象”研究述评,《文学遗产》2010年3期

一首诗创造世界——张继《枫桥夜泊》的接受与传播,《苏州大学学报》2010年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1年1期摘要)

海德格尔与陶渊明,《九江学院学报》2010年4期

唐诗中的金河,《内蒙古大学学报》2010年5期

“闲”与山水审美,《美与时代》2010年10期下

普罗米修斯盗火神话及其文化意蕴,《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2期

“乐天委分,以至百年”——陶渊明《自祭文》解析,《名作欣赏》2011年8期

温汝能及其《陶诗汇评》,《九江学院学报》2011年3期

王维诗中的西北边塞风情,《内蒙古大学学报》2011年6期

火与人类早期文明新论,《内蒙古社会科学》2012年2期

“火”意象与燃烧之诗情,《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4期

陶渊明彭泽辞官及其文化史意义——以“归去来兮”为研究对象,《天中学刊》2012年6期

铁匠:火光映照下的力量美,《阴山学刊》2012年6期

唐诗中的西域民族乐舞——《泼寒胡戏》《剑器浑脱》《西凉乐》《霓裳羽衣舞》,《内蒙古大学学报》2012年6期

唐诗中的西域“三大乐舞”——《胡旋舞》《胡腾舞》《柘枝舞》,《民族文学研究》2012年6期

路上的风景与书中的风景——我的山水文学研究,《名作欣赏》2012年10期

散文及山水美学随笔

芭蕉得雨便欣然,《草原》1991年2期

绿影扶疏意味长——谈叶子的观赏,《园林》1992年3期

竹楼品傣味餐,《光明日报》1993年5月10日

到西双版纳观光,《光明日报》1993年7月20日

曼斗村的“泼水节”——西双版纳“民俗旅游村”纪胜,《光明日报》1993年9月27日

柳宗元钟情山水间,《文汇报》1993年9月27日

袁中道壮游天下,《文汇报》1993年12月19日

有云更觉千山秀,《北京旅游报》1993年5月30日

登高壮观天地间,《北京旅游报》1993年8月30日

开窗放入大江来,《北京旅游报》 1993年11月30日

西双版纳识红豆,《内蒙古日报》(周日扩版)1993年4月11日

一字新声一颗珠——浅谈园林的命名,《园林》1993年6期

小议中国的民间节日,《中旅之窗》1993年9期

不死的龙血树,《森林与人类》1994年2期

“貂蝉陵园”的断想,《文汇报》1994年11月6日

江山也要伟人扶,《中国地名》1994年2期

数声鸟啼百花风——略说“花信风”,《中旅之窗》1994年2期

观山观水皆得妙,《旅游纵横》1994年3期

宜于松者莫如风,《森林与人类》1994年5期

话说“八景”,《内蒙古日报》(周日扩版)1994年5月8日

等车,《文化与生活》1996年2期

沙漠,美乎,《森林与人类》1996年2期

面对风景,《内蒙古日报》1996年7月13日

永远的诱惑,《旅游时报》1996年9月29日

谢灵运:中国风景区的开创者,《绿化与生活》1997年1期

布衣元好问之墓,《中国环境报》1997年5月4日

独留青冢向黄昏(与林方直教授合作),《古典文学知识》1999年5期

曲中红豆最相思,《旅游导报》1999年7月29日

东林寺与陶渊明,《草原》2002年10期

细说青城“幽”,《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5月12日

成都杜甫草堂,《内蒙古日报》2009年8月17日

大兴安岭秋色,《草原》2012年1期

张爱玲与香港大学,《名作欣赏》2012年1期

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给萧乾先生的一封信,《文艺报》2012年1月20日第八版

大学精神与人才培养,《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3月7日第七版

《蒹葭》是三百篇中抒情的名篇.它在《秦风》中独标一格,与其他秦诗大异其趣,绝不相类.在秦国这个好战乐斗的尚武之邦,竟有这等玲珑剔透、缠绵悱恻之作,实乃一大奇事.作品文字很简单: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如此重章反复,前后三章,只更换了个别的字.诗的内容也极为单纯,写古今中外所谓“永恒”的题材,男女恋爱.而且仅选取一个特定的场景:在那么一个深秋的清晨,有位恋者在蒹苍露白的河畔,徘徊往复,神魂颠倒,心焦地寻求他(她)思念的恋人,如此而已.但作品给予人们的美感却非常丰富,丰富到“我们只觉得读了百遍还不厌”(《中国诗史》).

先说说含蓄美.以少少许表现多多许,以表面极经济的文字建构一个十分广阔的想像和咀嚼的空间,这是该诗的一大长处.作品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恋者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只写了他(她)左右求索、寻找恋人的行动,这一点颇有《关雎》“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的情致.然而主人公追求恋人的热烈感情、焦急心绪,以及他(她)那痴心的迷恋、刻骨的相思和失望的痛苦,都是通过这寻求的行动、左寻右找的连续匆忙过程,形象而又含蓄地表现出来的.一会儿“溯洄从之”,一会儿又“溯游从之”,谁知会有几个反复呢 陈启源说:“夫说之必求之,然惟可见而不可求,则慕悦益至.”(《毛诗稽古篇》)惟其“慕悦益至”,而可见不可求,则失望怅惘愈甚.

作品虽未着意刻画恋爱双方的形象,但却通过主人公追求行动所显示出来的感情指向,十分含蓄地勾画了施受双方的形象特征.在碧水澄滢的衬托下,“伊人”是高洁的,使人感到可敬、可亲、可爱.不然,他(她)怎么会有那么大的磁石般的吸引力,那么强烈地吸引着这位追求者,那么令追求者心驰神往!而这位伊人的追求、倾慕者,思念伊人情真意切,寻求伊人不畏险阻,百折不挠,是个热烈向往爱情和执着追求、坚贞不渝的人.

同时,诗只写到寻求之难,可望不可即的伊人“宛在”,便戛然而止,下文就不再表了.那么这位追求者将会如何呢,这便给读者留下了想像的余地.也许仍在继续他(她)的热烈追求,因为世界上的事情越是追求不到,就越觉得它的可贵,也就愈加产生了追求的兴趣和迫切的心情.也许是愁肠寸断,无限怅惘.也许是一种说不清、讲不出的心情,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滋味.但到底是什么,作者没有说,这就是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或“含不尽之意于言外”了.

再说说意境美.细品诗中文字,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状,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踯躅水畔,他(她)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那恋人好像在水的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她)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可言状.“伊人宛在,觅之无踪”,但其身影又在眼前不时闪现晃动,时远时近,时隐时现,时有时无,闪烁不定.此情此景又使这位追求者欲找无方,欲罢不能.读来只觉情调凄婉,境界幽邃,意蕴无穷.再深入品味,反复吟诵,就能发觉该诗意境的营造呈现出多重叠合、交互融汇的架构,显示出繁富绚丽的色彩.

第一重,诗人追寻恋人如梦如幻、如醉如痴、神情恍惚的主观情愫,与秋晨雾霭、烟水迷离的景致浑然为一.仿佛这迷茫的烟水晨雾就是此时诗人痴醉的梦幻化生而成,情景相生,难分难解.

第二重,诗人追求恋人的绵绵情意与“伊人宛在,觅之无踪”,若隐若现的境界浑然为一.如果不是“宛在”,则诗人不复追求,正因为若隐若现,总有一个缥缈的影子在眼前闪烁,才不断牵引着诗人热烈的情思,不肯作罢.

第三重,诗人左右求索的迫切焦急心情与“可望而不可即”的境界浑然为一.“溯洄”、“溯游”的匆忙连续相从,全出于追求者心情的焦急.而此种焦急之情与可望而不可即,可见而不可求的境况相辅相成,情由境生,境带情韵.颇有“河边织女星,河畔牵牛郎,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孟郊《古别离》)的味道.

第四重,主人公追求无着的惆怅失意心情与深秋一派萧瑟的景象浑然为一.自古以来,“秋景肃杀,令人伤悲”,诗人追求不获的失意、烦恼和痛苦与秋霜、秋风、秋景的悲凉之境相交融,此时萧索的秋境正是此时诗人凄苦心绪的流露与外化.

第五重,“伊人”高洁而富有魅力的精神气质,被蒹苍露白、秋水澄明的景致烘托出来,又和烘托他(她)的外部环境融为一体.

正是这种多重意境交相叠合的开放型结构,使这首言情之作成为极富张力、意蕴宏深、多姿多彩的诗的极品,给予读者以更丰富的想像、开拓和创造的空间.

再次,谈谈朦胧美.作品虽然看来只是描写了诗人对意中人的憧憬、追求和失望、惆怅的心情,但并非直叙,采用工笔式的细描,而是用曲笔,作写意式的远距离的勾勒.距离产生美感,如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诗句,杜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描绘,都是远距离产生美感的极好例证.但这种美感也势必因距离远而变得模糊、朦胧,不清晰甚至不确定,是一种朦胧美.正因为空间距离或心理距离的关系,《蒹葭》全诗写得扑朔迷离、烟水苍茫,在模糊的意象中,展示出一种神秘莫测的朦胧美.抒情主人公的身份是模糊的,是男是女都无从知晓,其文化背景、个性情趣更是一派茫然.“伊人”面目是模糊的,且不说肖像如何,连个大致的轮廓都看不到,其高洁、可敬、可爱、令人心驰神往的美,是从追求者那炽热、执着的感情指向中,或通过清露秋水的烘托折射出来的.“伊人”所在空间位置也十分模糊,“在水一方”,只是国画式的“大泼墨”写意,烟波迷茫,人在何处 “宛在”,更是游移之词,难于确定.诗人在河畔翘首伫立,透过薄雾与苇丛,凝视水的“一方”,伊人所居之地,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究竟是眼观,还是“心见”都很难说,确乎难于实指而不可捉摸.至于这位追求者的感情、心态,作品也一字未提,我们说他(她)炽热的爱恋、执着的追求,追求无着的惆怅、失望等等,都是我们读者的感悟、分析,其实作品本身并未作清楚的交代,迷离仿佛,任读者自己去领悟.

最令人不可捉摸的还是主题的多义性.《蒹葭》的主题究竟是什么 是实写青年男女的恋爱吗 真有那么一位男子或女子在一个深秋的清晨,在苇边河畔彷徨踯躅,神魂颠倒,去追求一个幻影吗 那么,是写一个梦境么 也许是一个青年追求情人,日思夜想,“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之后进入梦境,醒后以诗记之.也可能是在以形象的手法写生活中常见的“伊人宛在,觅之无踪”这样一种心态模式.人们在生活中往往有这种体验,某人或某物好像在那儿,具体找去又不见踪影.不找时,又总觉得他(它)还在那儿.还有可能是以描绘的方法表达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哲理.人生有许多东西是可望不可即的,爱情领域中有,事业领域中有,仕途生活中有,理想憧憬活动中更常常遇到.这是我们今天就诗论诗,不妨从多方面进行的诠释.至于古人的见解更令我们惊诧莫名.

《诗小序》说:“《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诗沈》中说:“盖下游为雒京,士之在周者,如见其在水中央,而不可得也.上游为汧渭,士之在秦者,道阻且长而可致也.”认为该诗主旨是求隐士.总之由于主题的模糊性,先哲时贤对该诗主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来“诗无达诂”,这一模糊,就更加见仁见智.但正是这种朦胧、模糊、多义性,切合诗家三昧,明代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指出:“凡作诗不宜逼真,如朝行远望,青山佳色,隐然可爱.其烟霞变幻难于名状,及登临非复奇观,唯片石数树而已.远近所见不同.妙在含糊,方见作手.”清代叶燮更有一套模糊的诗论:“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彼,泯端倪而离形象,绝议论而穷思维,引人于冥漠恍惚之境,所以为至也.”(《原诗》)可见古人对诗中的朦胧美早已心仪神往,而且见解十分精辟独到.然而,该诗在这种旨意模糊和不确定中,毕竟还有确定的东西在.“深企愿见”之情是确定的,执着追求之意是确定的,求之不获仍不放弃追求也是确定的.这就给读者的想像、再创造起了导航的作用.

最后,还有音乐美,该诗重章叠句,一意化为三叠,用韵先响后喑,先扬后抑,余音绕梁,一唱三叹,极具感染力.

总之,《蒹葭》诗的丰富美感,不论是从欣赏的角度,还是从创作的角度,颇值得我们重视和予以认真的探讨.

(《古典文学知识》1999年第2期)

《蒹葭》鉴赏

尹建章

《蒹葭》属于秦风.周孝王时,秦之先祖非子受封于秦谷(今甘肃天水).平王东迁时,秦襄公因出兵护送有功,又得到了岐山以西的大片封地.后来秦逐渐东徙,都于雍(今陕西兴平).秦地包括现在陕西关中到甘肃东南部一带.秦风共十篇,大都是东周时代这个区域的民歌.

对这首怀人诗,历来解说不一.有人认为作者在思念恋人,诗的主旨是写爱情;有人说是诗人借怀友讽刺秦襄公不能礼贤下士,致使贤士隐居、不肯出来做官;也有人说作者就是隐士,此诗乃明志之作.我们细味诗意,诗中并未明确显示男女恋情,况且“伊人”是男是女也难判定.说它是讽刺诗则更无根据.因此,我们只把“伊人”视为作者所敬仰和热爱的人,至于是男是女,且不论及.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两句,从物象与色泽上点明了时间和环境.那生长在河边的茂密芦苇,颜色苍青,那晶莹透亮的露水珠已凝结成白刷刷的浓霜,那微微的秋风送着袭人的凉意,那茫茫的秋水泛起浸人的寒气.在这一苍凉幽缈的深秋清晨的特定时空里,诗人时而静立,时而徘徊,时而翘首眺望,时而蹙眉沉思.他那神情焦灼、心绪不宁的情状,不时地显现于我们眼前,原来他是在思慕追寻着一个友人.“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两句,交代了诗人所追慕的对象及伊人所在的地点,表现了诗人思见心切,望穿秋水,一个劲地张望、寻求.“伊人”,指与诗人关系亲密、为诗人崇敬和热爱而未曾须臾忘怀的人.“所谓”二字,表明“伊人”是常常被提及,不断念叨着的,然而现在他却在漫漫大河的另一方.“在水一方”,语气肯定,说明诗人确信他的存在,并充满信心去追求,只是河水隔绝,相会不易.“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沿着河边小道向上游走去,道路艰险,且又漫长,即使花费很长时间也难到达;如果径直游渡过去,尽管相距不远,但眼前秋水茫茫,思之可及,行之不易,仿佛看到了伊人的身影在水中央晃动.诗人尽管立于河边,但他那恍惚迷离的心神早已飞动起来,思见伊人而不得的如醉如痴的形象栩栩可见.诗句之奇妙,正如方玉润所说:“玩其词,虽若可望不可即.味其意,实求之而不远,思之而即至者.”(《诗经原始》)

诗的二、三章只换了几个词儿,内容与首章基本相同.但它体现了诗歌咏唱的音乐特点,增强了韵律的悠扬和谐美,使表达的情感愈来愈强烈.首章的“苍苍”,次章的“凄凄”,末章的“采采”,写出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至凄青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白露“为霜”、“未晞”、“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形象地画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诗人天刚放亮就来到河滨,直呆到太阳东升.试想,他独自一人久久徘徊在清冷索寞的旷野,面对茫茫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其心情该是何等焦急和惆怅!描写伊人所在地点时,由于“方”、“湄”、“涘”三字的变换,就把伊人在彼岸等待诗人和诗人盼望与伊人相会的活动与心理形象而真切地描绘了出来,这样写,大大拓宽了诗的意境.另外,像“长”、“跻”、“右”和“央”、“坻”、“沚”的变换,也都从不同的道路和方位上描述了他寻见伊人困难重重,想见友人心情急切的情景.若把三章诗所用几组变换的词语联系起来加以品味,更能体会到诗的隽永淳厚的意味.

诗的每章开头都采用了赋中见兴的笔法.通过对眼前真景的描写与赞叹,绘画出一个空灵缥缈的意境,笼罩全篇.诗人抓住秋色独有的特征,不惜用浓墨重彩反复进行描绘、渲染深秋空寂悲凉的氛围,以抒写诗人怅然若失而又热烈企慕友人的心境.正如《人间词话》所说:“《诗 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具有“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和“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

这首被人传诵不已的诗,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明显的.且看宋玉《九辩》中的一段描写:“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泬寥兮天高而气清;寂兮收潦而水清;憯凄增欷兮薄寒之中人.”这里通过对秋天的气象和草木摇落的情状的描写,制造一种肃杀的气氛,表达了诗人悲凉凄苦的心情.这也许是受了《蒹葭》诗的影响,由此可以窥见《楚辞》对《诗经》的继承和发展线索.《古诗十九首》中《西北有高楼》的发端,赋中见兴、以景托情的写法,也沿用了《蒹葭》诗的笔法.其后的曹丕,从本诗中化出了“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的诗句.

红袖添香夜读书_古典文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