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码科技 > 哪些科学家称为之父?_核子科学之父

哪些科学家称为之父?_核子科学之父

栏目:数码科技

作者:B姐

热度:0

时间:2024-03-01 09:55:06

瓦特——工业之父

邓稼先----两弹之父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巴斯德——微生物之父

蒲蛰龙——生物防治之父

雷纳德·阿德勒曼——生物电脑之父

德格雷——理论生物老化之父

伽利略——近代物理学之父

爱因斯坦——现代物理学之父

孟德尔——遗传学之父

德鲁克——管理学之父

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

弗农-史密斯——实验经济学之父

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之父

威廉 配地——政治经济学之父

原子核式结构说谁提出的

在20世纪的重大发明或发现中,有许多和利奥·西拉德的名字分不开,诸如回旋加速器、直线加速器、电子显微镜、中子链式反应、核反应堆……西拉德当年曾积极倡议研制核武器,并为此付出了巨大心血。然而,当世界上首颗原子弹于1945年7月16日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大沙漠试爆成功时,他感到的不是骄傲和自豪,而是觉得一股阴云骤然压在了心头:人类从此将生活在核威胁的恐惧之中。在此后的近20年里,西拉德四处奔走,不遗余力地反对核战争,直至生命终结。

1898年2月11日,西拉德出生在匈牙利布达佩斯的一个犹太人家庭,其父是一位土木工程师。西拉德是一个早熟的孩子,从小就具有超常智力,13岁就酷爱物理。

1916年,西拉德进入布达佩斯工学院学习,但进校不到一年就中断了学业,被征召加入奥匈军队。在一次伤亡惨重的战役中,西拉德因病没有被派往前线,才幸免于一死。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拉德离开了军队,回到了布达佩斯,并继续到工学院求学。

1938年年底,西拉德来到美国纽约,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继续从事核子方面的研究,特别是与沃尔特·齐恩合作进行中子释放方面的研究。

1942年年初,西拉德作为一名前沿核物理学家被调至芝加哥大学,参加曼哈顿计划。研制原子弹的工作主要在三个地方同时展开。三处各有分工,芝加哥大学为其中之一。“冶金实验室”是设在该校的核研究机构的秘密代号,这里聚集着近百名各有专长的美国第一流科学家,西拉德是该机构的首席科学家。

在西拉德、弗尔米等科学家夜以继日的通力合作下,“冶金实验室”解决了核研究方面的两大关键问题——裂变同位素的分离和铀链式反应。如何获得大量的浓缩铀,来实现中子链式反应,是当时西拉德及其同事们面临的最大难题。从铀矿石中提取金属铀非常困难,因为矿石中的金属铀含量很低,只有1/500。而这1/500金属铀中的可裂变同位素非常少,大部分为裂变性很低的铀238,两者的比率为1∶139。经过反复摸索,西拉德终于找到了从金属铀中分离两种同位素的办法,为下一步的中子链式反应实验奠定了基础。

接着,建造核反应堆,进行链式反应实验,成为首要任务。西拉德经过深入思考,找到了用石墨来减缓中子速度控制中子释放的具体方法,实现了对链式反应进行控制的目的。

1942年12月2日,西拉德及其同事们利用建在芝加哥大学运动场西看台地下的反应堆,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受控核反应实验。这次实验非常重要,它表明美国科学家已能对核裂变进行控制,从而在研制原子弹的道路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然而,在参与曼哈顿计划的整个过程中,西拉德一直对曼哈顿计划的行政负责人格罗夫斯大为不满。代表军方的格罗夫斯将军刚刚完成了一项非同小可的使命——全权负责建造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的工程。因此,他自命不凡,常常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许多人都很不喜欢他。另外,格罗夫斯对参与曼哈顿计划的科学家的控制,简直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更令脾气倔强的西拉德难以忍受。

西拉德对格罗夫斯不屑一顾,因而常常与他发生矛盾。西拉德甚至还断然拒绝了格罗夫斯让他把自己有关核能的专利卖给军方的要求,这位将军对此大为恼火。西拉德与格罗夫斯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到后来格罗夫斯竟然公开称西拉德为“敌对外侨”,并声言要驱逐他。之后,格罗夫斯经常派特务跟踪西拉德和拆看他的信件。更有甚者,格罗夫斯曾写过一封信,让当时的国防部长斯廷森签字后转交给司法部长。这封信要求起诉“敌侨”西拉德,并在战争期间拘留他。只是斯廷森拒绝在信上签字,这件事才作罢。

经过无数像西拉德这样的科学家数年的艰苦努力,曼哈顿计划最终以新墨西哥州大沙漠上空升起的蘑菇云而告结束。然而,对于人类创造出的这个恶魔,连当年倡议或参与曼哈顿计划的许多美国科学家也感到恐惧与不安。爱因斯坦晚年谈到自己署名的那封敦促罗斯福总统启动核研究计划的信件时,常常愧疚不已,称那是他一生中犯下的“最大错误”。西拉德也有同感。

有哪些有()之父美称的

卢瑟福。

1912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根据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中,绝大多数α粒子仍沿原方向前进,少数α粒子由于撞击到了电子发生较大偏转,个别α粒子偏转超过了90°,有的α粒子由于撞上原子核所以偏转方向甚至接近180°。

该试验事实确认了:原子内含有一个体积小而质量大的带正电的中心,这就是原子核模型的来历。

扩展资料:

研究历程:

核物理研究一开始,就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问题,这就是核子间相互作用的性质。人们注意到,大多数原子核是稳定的,而通过对不稳定原子核的γ衰变、β衰变和α衰变的研究发现,原子核的核子之间必然存在着比电磁作用强得多的短程、且具有饱和性的吸引力。

此外,大量实验还证明,质子-质子、质子-中子、中子-中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除了电磁力不同外,其它完全相同,这就是核力的电荷无关性。

1935年,汤川秀树(YukawaHideki 1907~1981)提出,核子间相互作用是通过交换一种没有质量的介子实现的。

1947年,π介子被发现,其性质恰好符合汤川的理论预言。

百度百科——原子核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

矿物之父――矿物家阿格里科拉(德)

恒星天文学论之父――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英)

现代磁学之父――物理学家范弗菜克(美)

核子科学之父――物理学家欧内斯特·卢瑟福(英)

现代化学子父――化学家安托万-洛朗·拉瓦锡(法)

航空之父――茹可夫斯基(俄)

科学管理之父――工程师泰罗(美)

代数之父――数学家韦达(法)

现代免疫学之父――耶纳 (丹麦)

声学之父――物理学家克拉尼(德)

计算机之父――数学家冯诺依曼(美)

飞机之父――菜特兄弟(美)

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美)

地质之父――赖尔(英)

圆舞曲之父――约翰·施特劳斯(奥)

力学之父――阿基米德(古希腊)

交响曲之父――海顿(奥地利)

激光之父――卡斯特勤(法)

近代心理学之父――比维斯(西班牙)

电波之父――麦克思韦(英)

近代化学之父――门捷列夫(俄)

汽车之父――李兹(德)

文学悲剧之父――埃德·罗斯库(希腊)

火车之父――斯蒂芬逊(英)

文学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苏(希腊)

邮票之父――罗兰·希尔(英)

诗歌之父――杰弗雷·乔叟(英)

音乐之父――圭多(意)

文学之父――菜辛德(德)

火箭之父――齐奥科夫斯基(苏)

文学之父――普希金(俄)

氢弹之父――爱德华·特勒(匈)

散文之父--果戈理(俄)

文学之父――华盛顿·欧文(美)

侦探小说之父――爱伦·坡(美)

世界革命文学――马克西姆·高尔基(苏)

科幻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法)

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挪威)

现代航天之父――布劳恩(美)

现代艺术之父――塞尚(法)

绿色革命之父――鲍劳格(美)

纪录**之父――伊文思(荷)

西方历史之父――希罗多德(古希腊)

宇航学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苏)

现代奥林匹克之父――勒巴龙·皮埃尔·德·顾拜旦(法国巴黎)

哪些科学家称为之父?_核子科学之父